2月7日,廣州市2025年一季度重大項目開工儀式在“灣區之心”南沙舉行。一季度,全市共341個項目開工,總投資超2389億元。
廣州按照省、市高質量發展大會工作部署,錨定“排頭兵、領頭羊、火車頭”標高追求,以重大項目落地實施為抓手,全力以赴擴大有效投資,持續完善“建設一批、投產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重大項目推進機制。
一季度,全市共341個項目開工,總投資超2389億元。其中:總投資50億元以上項目6個,合計總投資582億元;總投資20億元至50億元項目25個,合計總投資747億元;總投資10億元至20億元項目26個,合計總投資351億元。
產業布局聚焦這些領域
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加快建設“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
156個產業項目開工,合計總投資約1124億元。包括領為視覺大灣區總部等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視源股份全球總部基地等超高清視頻與新型顯示產業項目、兆舜高端新材料智造基地等綠色石化與新材料產業項目、中歐班列融合創新產業園等物流與供應鏈產業項目、新河浦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等現代服務業項目。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知識城恒運天然氣熱電聯產、220千伏棠下柔直背靠背、番禺中心城區綜合交通換乘樞紐等122個基礎設施項目開工,總投資441億元。全力提升優質公共服務供給能力,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應急救治中心、廣醫附屬五院擴建工程、琶洲國際學校、廣東白云學院北校區擴容工程等38個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246億元。扎實推進城市更新改造,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和環境。
海珠區東風村、增城區西洲村、黃埔區雙井村等25個城市更新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578億元。
南沙構建第三代半導體全產業鏈集聚生態
據悉,2025年南沙區將錨定固投增長5%的目標,以一季度新開工的71個項目(總投資374億元)為重要抓手,加壓奮進,以超常規舉措和力度打一場南沙開發開放全面提速提質的硬仗。
開工儀式在位于南沙萬頃沙的領為視覺大灣區總部舉行,總投資逾24億元人民幣,占地面積約72畝,規劃建設智能視覺產品研發中心及數字化生產基地,項目達產后,將形成年產超過70萬套智能前燈系統、70萬套智能尾燈系統及20萬臺車載HUD設備的產能規模,成為晶科電子面向智能汽車視覺產品和系統業務板塊的總部。通過深度聯動廣東省智能視覺產業、人才資源及粵港澳大灣區供應鏈優勢,該項目將打造集關鍵技術研發、高端智造、場景應用于一體的創新平臺,為大灣區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重大戰略看南沙、發展機遇在南沙、創新創業到南沙。”晶科電子董事長、領為視覺董事長肖國偉說。
肖國偉表示,近年來,南沙區委、區政府以《南沙方案》為引領,相繼出臺了《南沙條例》《南沙措施》及“海關支持南沙新二十條”等重大政策,深入實施“放寬市場準入15條”、創新投融資模式等一系列超常規舉措,賦予企業更多創新場景和更大發展空間。
當前,南沙正聚焦包括半導體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戰略新興重點產業,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科技產業動量,全力以赴打造大灣區創新型產業新高地。近幾年包括芯粵能、芯聚能、聯晶智能等在內的一系列半導體和集成電路項目落戶南沙,立足粵港澳大灣區,面向功率半導體、光電半導體領域,創業發展從小到大,逐步在南沙建立起涵蓋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設計、芯片制造和封裝測試的全產業鏈集聚生態。
據了解,2024年南沙區全力推動227個區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777億元,基本完成年度投資計劃。深中通道南沙線建成通車,鳳凰大道等3個快速化改造工程主線部分通車、廣州港四期碼頭整體竣工驗收,大灣區體育中心及配套項目全面加快建設,產發科創谷、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立昇智能駕乘、大灣區數字經濟和生命科學產業園等一批產業項目動工建設。在重點項目的帶動下,南沙固定資產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11億元。
來源:廣州日報新花城、南沙開發區投資促進局、南沙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