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消息,華為董事長梁華在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發言,透露了華為2024年的經營狀況及未來發展戰略。梁華表示,2024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但在全球客戶和合作伙伴、廣大消費者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下,華為整體經營達到了預期。2024年華為整體經營達到預期,ICT基礎設施保持穩健,消費者業務重回增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快速發展,全年銷售收入超過8600億元人民幣。相比于2023年的7042億元,超出1500余億元。這一顯著的增長彰顯了華為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的強大競爭力和持續發展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會議上,梁華還談及華為目前及未來幾個重要的發展方向。梁華表示,華為持續打造堅實的數智基礎設施底座,扎實推進人工智能發展戰略,華為堅持根技術創新,聯合產業界伙伴共建鴻蒙、歐拉、高斯等開放生態,支持千行百業的數字化、智能化創新與應用,助力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在發言中,梁華主要圍繞信息與通信技術產業創新,分享了四個觀點。
一是發揮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的領先優勢,加速能力變現形成生產力。
廣東省5G基站超過40萬,光網基礎設施具備為上億用戶提供千兆接入的能力,需要進一步加速產業融合創新,釋放網絡潛力。
他提出,面向個人與家庭,要完善偏遠區域及交通要道沿線等區域覆蓋,跨界合作引入高質量內容,激發用戶潛在需求;面向行業,要加速5G、光網在工業互聯網、智慧電網、智慧制造等領域的應用,從生產輔助進入生產核心環節;面向低空經濟等戰略新興產業需求,則要推進5G-A在價值城市、重點場景下連續覆蓋,提供泛在的通感融合能力,探索低空經濟、海事管理等場景創新。
二是夯實智算基礎設施,加速人工智能創新實踐和規模化應用。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正處于加速發展階段,在千行百業的應用也迎來關鍵時期,抓住新機遇的關鍵是創新,要通過技術創新筑牢根基,通過場景創新創造價值,通過生態創新形成發展合力。”梁華說。
譬如,針對中小企業,可以通過云服務等多種模式獲取算力,高效、低成本實現數智化轉型。
他介紹,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與華為合作,聯合發布眼科大模型,讓優質醫療資源可以更好地惠及大眾,眼科大模型發布后,為新疆喀什超3000名患者完成眼病篩查,使能村醫具備了標準眼科診療能力。
三是構筑自主可控的軟件生態,構建萬物互聯的數字底座。
梁華認為,AI在各行各業要能充分發揮價值,數據是基礎,數字化深度決定智能化高度。傳統產業的智能化升級,需要面向智能終端、物聯網終端和數字基礎設施,建立統一的操作系統、數據庫、工具鏈等軟件生態。
此外,軟件生態的繁榮發展,離不開廣大開發者、各個行業以及全社會通力合作,需要秉持開源開放的理念來廣泛匯聚全產業的智慧與力量。
譬如,華為堅持根技術創新,聯合產業界伙伴共建鴻蒙、歐拉、高斯等開放生態,支持千行百業的數字化、智能化創新與應用。
四是把握電動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引領汽車產業創新發展。
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汽車產業的電動化、智能化轉型趨勢已經成為共識。
在梁華看來,未來一輛好的智能電動汽車,不僅需要在研發端通過數字平臺使能,實現快速開發、降本增效,在用戶側也需要面對軟件快速迭代,讓消費者感受到智能駕駛帶來的安全與體驗提升。
ICT與汽車產業加速融合、合作共贏成為主要趨勢,目前華為與廣汽集團在產品開發及生態服務等領域深度合作,為消費者提供受歡迎的智能駕駛體驗。
“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強大驅動力,高質量發展是引領和創造新需求的重要源泉。”梁華在發言的最后如是說道。
據了解,2024年前三季度,華為營業收入為5859億元,同比增長29.55%,凈利潤628.68億元,同比下降13.75%。由此可見,2024年,華為營收相較2023年實現了穩健增長,同比增長22%,凈利潤則有待華為公布更詳細的數據。
在研發投入方面,華為一直保持著高額的投入。2023年,華為的研發投入達到1647億元人民幣,占全年收入的23.4%。過去十年,華為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1.1萬億元人民幣。這一巨大的研發投入,不僅體現了華為對技術創新的執著追求,也為其在全球市場競爭中保持了領先地位。
梁華在發言中強調,華為持續打造堅實的數智基礎設施底座,扎實推進人工智能發展戰略,通過技術創新和場景創新賦能千行百業,助力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面向未來,外部不確定性依然很大,但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的發展趨勢是確定的。“華為將持續加大戰略縱深投入,把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帶給全球客戶。”這一戰略方向的明確,無疑將為華為未來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來源:深圳衛視深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