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紐約時報》報道,任職時間只有近1個月時間拜登計劃對中國生產的成熟制程半導體開展不公平貿易行為調查。
報道稱:“調查最終可能導致對某些中國芯片和含有這些芯片的產品征收關稅、實施進口禁令或采取其他措施。”
預計下周開始準備相關工作,但得出結論可能需要至少6個月,不過那個時候拜登已經下臺了,具體的還得看特朗普是否同意。
在全球化經濟的舞臺上,中美兩國之間的科技競爭正日益白熱化。最近的中美經濟工作組第七次會議結束后,美國拜登政府迅速出臺了一系列新的芯片限制措施,試圖在技術領域對中國進行封鎖和壓制。表面上,這場會議進行了所謂的“坦誠對話”,但實際上,美國政府在會后繼續推行其技術封鎖政策,顯示了其在國際舞臺上的雙面手法。美國這次鎖定的目標是中國的“傳統芯片”。這些成熟制程芯片雖然不是最尖端的技術,但其重要性不容小覷,它們是工業命脈,涵蓋了從消費電子到汽車、醫療設備等多領域。
目前,中國的成熟制程半導體采用的是10-20年前的技術,不過仍廣泛應用于各種產品,比如家用電器,智能手機、汽車、洗碗機冰箱,甚至一些軍事裝備。
據一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美國企業生產的電子產品中約2/3包含中國產的半導體。
美國政府此前對中國芯片產業的制裁主要集中在先進芯片上,但隨著美國步步緊逼,中國逐步加大對成熟制程芯片制造的投資。根據香港《南華早報》的說法,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的成熟制程芯片產量增長了40%,這表明中國可能成為全球成熟制程芯片制造的領導者。今年以來,一直有外媒爆料,稱美國政府正在審查中國在成熟制程芯片制造的領導地位,準備以所謂的“中國依賴威脅國家安全”為由,對中國成熟制程芯片“下手”。
拜登政府擔心,中國生產的成熟制程芯片被嵌入到美國的基礎設施或武器裝備中時,可能構成潛在的網絡安全威脅。
“中國正在補貼這些新晶圓廠的芯片,壓低價格,將它們傾銷到全球市場。”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12月7日在里根國防論壇上威脅稱,“這不公平,有理由考慮對此征收關稅”。
《紐約時報》披露,拜登政府一直在權衡兩項不同的法律條款,考慮應該依據哪項條款進行貿易調查。一個是《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該條款側重于對國家安全的威脅,由美國商務部負責;另一種選擇是根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調查“不公正的”(unjustifiable)或“不合理的”(unreasonable)且給美國商業帶來負擔的行為。
美國商務部表示,中國半導體供應商的芯片報價比美國廠商便宜30%-50%,導致美國以及其盟國的廠商無利可圖。另外大企業在投資美國的新芯片工廠時也會擔心不盈利而猶豫不決。長期以往,會增加美國供應鏈對中國的依賴。
除此以外,拜登政府統計數據顯示,預計在未來3-5年中國將生產50%的新成熟制程半導體,這進一步加劇了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擴大的擔憂。
為此,拜登才想對中國成熟制程下手。
據悉,美國商務部一直在調查中國生產傳統芯片的情況,并提議進行國家安全調查。
據美國前白宮經濟表示,“如果美國想要對大多數中國半導體征收關稅,需要找到如何嵌入手機、電視或其他電子設備中的芯片征稅的方法。”
今年,拜登政府已經對直接從中國進口到美國的傳統芯片征收了關稅。但分析人士表示,這一舉措的影響有限,因為大多數中國制造的芯片并未直接進口到美國。
來源: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根據公開信息整理,僅為分享與討論,不代表我方贊成或認同,如有異議,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