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先鋒精科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證券代碼:688605,發行市盈率為28.64倍。截至首日收盤,先鋒精科股票大漲533.8%,報71.56元/股,總市值144.8億元。
資料顯示,先鋒精科成立于2008年,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產品重點應用于半導體刻蝕設備和薄膜沉積設備中的晶圓反應區域,是國內少數已量產供應7nm及以下國產刻蝕設備關鍵零部件的供應商,直接與國際廠商競爭。
在聚焦半導體領域的同時,先鋒精科充分發揮精密零部件技術的扎實基礎及創新能力優勢,積極在光伏、醫療等其他領域探索和開發新產品。經過逾15年的技術積累和產品工藝自主研發,公司建立了精密機械制造技術、表面處理技術、焊接技術、高端器件的設計及開 發技術和定制化工裝開發技術等五大核心技術平臺,在日趨嚴苛的應用條件下,通過生產實踐不斷實現工藝能力的迭代進化,持續滿足先進裝備更新迭代的工藝需求,致力于成為全球有競爭力的精密制造企業。
在掌握的核心技術平臺基礎上,公司緊貼客戶需求,將跨學科知識、多實驗工藝方法、多方產業鏈資源加以整合,形成了關鍵工藝部件、工藝部件和結構部件三大類主要產品,重點應用于刻蝕設備和薄膜沉積設備等半導體核心設備中。在刻蝕領域,公司主要提供以反應腔室、內襯為主的系列核心配套件;在薄膜沉積領域,公司主要提供加熱器、勻氣盤等核心零部件及配套產品。
零部件是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的重要載體,先鋒精科憑借產品專精的特點在國內本土半導體設備廠商國產化浪潮中占據重要地位,并在刻蝕和薄膜沉積設備的關鍵零部件上實現了國產化的自主可控。公司自設立時起即與中國裝備龍頭企 業北方華創和中微公司開展密切合作,作為核心零部件的重要供應商協助客戶 諸多設備經歷了研發、定型、量產和迭代至先進制程的完整歷程。
除北方華創和中微公司外,先鋒精科還與拓荊科技、華海清科、中芯國際、屹唐股份等其他行 業頭部設備客戶和終端晶圓制造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未來,公司將充分利用國產化浪潮機會,繼續堅持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優先服務國內本土半導體設備企業的戰略方針,深耕半導體產業鏈“卡脖子”領域,筑牢國產半導體設備供應鏈安全基礎,積極推動國內大循環。
隨著半導體設備國產化進程持續推進影響,先鋒精科的經營業績也呈現快速增長。2020-2023年,該公司營收自2.02億元增長至5.58億元,復合增長率達40.39%;扣非后凈利潤自0.26億元增長至0.80億元,復合增長率達45.80%。2024年上半年,先鋒精科實現營業收入5.48億元,同比增長147.04%;扣非凈利潤1.12億元,同比增長338.67%,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水平大幅增長。
長期來看,全球半導體產業向中國大陸轉移,國內晶圓廠商的大幅擴產,極大地拉動了國內半導體設備需求,助推國產替代進程。隨著國內半導體晶圓廠的大幅擴產和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的進程加快,國內半導體設備精密零部件的國產化率將不斷提升,為先鋒精科帶來極大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