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節奏加快,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重視。以智能手表為代表的可穿戴設備,因具備健康監測功能,成為人們健康管理的“好幫手”,也是各大硬件廠商重點布局的方向。 其中,光電傳感器作為可穿戴設備健康監測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通過光信號--->電信號--->數字信號之間的轉換,幫助設備收集健康監測數據,在數據輸出的準確性、全面性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感知力全面提升 國星光電智能健康感測方案上新
在智能可穿戴領域,國星光電基于自身在LED封裝技術的領先優勢,早已布局有技術領先、性能出色的健康感測系列產品。
近日,國星光電推出第四代智能健康感測新方案,通過升級器件結構設計、優化封裝工藝、甄選光譜波段等舉措,為智能可穿戴設備更準確、更全面、更節能地收集健康監測數據提供有力的傳感技術支撐。
▲國星光電第四代智能健康感測新方案,產品光電性能提升30%以上,全面提升產品智能傳感能力
——更準確
方案創新集成2008系列(發射器)、1816系列(發射器)和3220系列(接收器),以“既可以采用單發射器,又可以采用雙發射器組合”的結構形式,實現了數據收集方式的多元化,提高了對血氧等體征指標在不同的環境下(如用戶膚色、處于運動狀態等)數據收集的準確性。
發射器方面,基于公司自研封裝工藝的持續優化,2008系列(發射器)、1816系列(發射器)的光電性能提升了30%以上,實現了小角度出光、穿透性強的特點,為可穿戴設備實現更精確地發射光信號提供有力保障。
接收器方面,3220系列(接收器)具有可見光信號強度高、抗干擾性能強等優勢,能精準地接收到微小的光信號變化,為心率、血氧等基礎指標監測提供可靠信號源。
——更全面
方案憑借多器件集成的結構設計,實現了其在全面收集生理數據方面的優勢。如1816系列(發射器)可發出紅光、紅外光、綠光,2008系列(發射器)可發出紅光、紅外光。方案通過增加發射器組合,擴大了檢測點的覆蓋范圍,從而進一步提升對體征信號追蹤的全面性。
▲國星光電智能健康感測方案工作原理
【小知識】不同的光對不同的生理參數有不同的敏感性:
以心率監測為例,智能穿戴用戶心臟跳動時,流經手腕的血液會增加,吸收的綠光也會增加;心跳間隔期,流經手腕的血液會減少,吸收的綠光也會隨之減少。因此智能穿戴設備可通過綠光LED閃動次數,計算出心跳的次數,實現心率的監測。
在血氧監測方面,根據血液中氧合血紅蛋白和脫氧血紅蛋白對紅光和紅外光吸收率不同的特點,智能穿戴設備可通過光學傳感器對皮膚照射,然后得出經皮膚下血管反射后的紅光和紅外光,最后通過算法計算出血氧情況。
—— 更節能
方案基于發射器光效高、接收器光感靈敏度高等特點,結合低功耗設計,進一步減少散熱,實現了更節能的優勢,可幫助穿戴設備延長續航時間,持續為用戶提供準確全面的監測數據。
向新而行強布局 加快挖掘智能穿戴市場新潛能
根據IDC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3,367萬臺,同比增長36.2%,其中智能手表同比增長54.1%。可見,以智能手表為代表的穿戴設備正逐步滲透進億萬用戶生活與工作的各個場景與環節。
面對智能穿戴市場發展機遇,國星光電立足優勢、前瞻布局,先后開發出接收器4437系列和發射器2516系列、接收器3220系列和發射器1816系列等智能健康感測器件,并實現了批量供貨,與國內知名品牌廠家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
目前,國星光電依托深厚的技術經驗和出色的定制化能力,正積極配合廠商設計需求,開發新一代的智能穿戴技術,通過在可穿戴設備領域共同發力,為智能穿戴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活力,為人們美好、健康的生活追求提供更多優質選擇、帶來更多新驚喜。
(來源:國星光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