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顯示技術是現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涵蓋多種顯示技術和設備。隨著消費電子產品、虛擬/增強現實(VR/AR)、智能交通和工業控制等領域的發展,光電顯示技術也在不斷進化,正朝著高分辨率、自發光、柔性化、低功耗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Micro-LED和量子點顯示等新興技術有望成為未來的主流趨勢。顯示技術的不斷進步,各種新興顯示技術,如Micro-LED、QLED、柔性OLED,低功耗和智能化顯示等,正在推動不同應用場景的發展。隨著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的不斷突破,光電顯示技術將在消費電子、工業應用、醫療健康和智能交通等各個領域實現更多的創新和變革,有望進一步拓展其應用范圍,改變顯示設備在各行業的使用方式。
9月27日,“2024南昌國際半導體光電技術與顯示應用博覽會暨首屆南昌半導體光電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簡稱“南昌光電博覽會”)于江西南昌綠地國際博覽中心召開。本屆博覽會以“光耀世界·引領未來”為主題,在南昌市人民政府、江西省工信廳指導下,由中關村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主辦,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江西省半導體照明產業協會等單位承辦。
本屆南昌光電博覽采用“展覽+論壇”的模式,除了開幕大會,論壇還設有4場主題分論壇,4場技術與標準研討會,將圍繞“半導體光電裝備、材料、器件及工藝”、“車用光電子技術及應用”、“智慧健康照明技術及應用”、“光電顯示技術與應用”等主題展開探討。
28日,論壇精彩繼續,“光電顯示技術與應用”主題分會上,來自南京大學、上海大學,浙江大學、易美新創、博睿光電、利亞德、晶能光電、先導科技等代表性企業機構帶來精彩報告,分享最新研究進展與趨勢。江蘇博睿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超、上海芯元基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郝茂盛共同主持了該分會。
上海芯元基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郝茂盛
劉斌
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副院長
《Micro-LED全彩芯片與驅動集成技術研究》
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副院長劉斌帶來了“Micro-LED全彩芯片與驅動集成技術研究”的主題報告,分享了氮化鎵基Micro-LED材料生長、RGB量子點集成及二維材料異質集成Micro-LED、Micro-LED在可見光通信的應用等研究進展與成果。涉及MOCVD生長GaN薄膜和量子阱結構、小尺寸的Micro-LED器件、超高分辨Micro-LED微顯示器件陣列、高密度Micro-LED與二維材料TFT異質集成、Micro LED垂直集成MOSFET、Micro-LED透明直顯芯片技術、Micro-LEDs全彩顯示方案、InGaN基全色RGB Micro-LED芯片、InGaN基RGB Micro-LED芯片、氮化物-量子點雜化結構自光LED器件、低至2um分辨率的量子點圖形化技術、Micro-LED用于VLC可見光通信、弱極化場量子阱Micro-LED設計與制備、半極性面量子阱Micro-LED用于VLC通信等。其中,報告指出,量子點光刻技術轉移效率高,成本低,在四英寸晶圓藍光Micro-LED陣列上實現紅綠雙色量子點圖形轉移。藍光Micro-LED外量子效率24%,綠光量子點外量子效變溫峰位移動率15%,紅光量子點外量子效率10%。變溫峰位移動3~5nm。
戴高宇
上海大學微電子學院副教授
《基于CMOS驅動的Micro-LED未來顯示及創新應用》
上海大學微電子學院副教授戴高宇帶來了“基于CMOS驅動的Micro-LED未來顯示及創新應用”的主題報告,分享了未來顯示發展趨勢、未來顯示技術創新應用以及CMOS驅動的Micro-LED顯示研究進展等內容。未來顯示技術將向著高亮度、高穩定性、高像素密度、高對比度、高色域、高刷新率、高響應速度等方向發展,CMOS將驅動未來顯示。未來顯示技術創新應用中,數字車燈和AR-HUD是重要內容。有數據顯示,汽車智能化發展推動數字大燈市場需求量、車載HUD市場需求量驟增,3~5年AR-HUD將逐步取代W-HUD。CMOS驅動的Micro-LED顯示研究方面,報告分享了針對低功耗,高像素密度問題,發明面向大電流、高灰階的縮放驅動掃描基板架構,面向LED驅動的超高密度像素灰階自舉電路,面向LED驅動的圖像縮放加速電路。對于高像素密度Micro-LED&CMOS鍵合。針對鍵合串聯電阻高、可靠性低問題,發明了疊層金屬凸點結構,提出了Au-In-Au多層復合金屬新結構,有效減少鍵合界面的裂縫和空隙,降低串聯電阻,提高器件性能及可靠性。報告指出,大電流密度三色CMOS驅動基板,高穩定性鍵合方式仍需要關注。
劉國旭
北京易美新創科技有限公司CTO、執行副總裁
《先進封裝在Mini-LED背光的新應用:白光COB技術》
新一代顯示是交互的主要入口,北京易美新創科技有限公司CTO、執行副總裁劉國旭帶來了“先進封裝在Mini-LED背光的新應用:白光COB技術”的主題報告,分享了新一代顯示技術、Mini-LED背光市場前景,基于CSP的白光COB技術,以及Mini-LED應用案例等內容。Mini-LED被認為是走向Micro-LED的必經之路。報告顯示,對降本的需求推動了技術路線和方案迭代,AM驅動助力Mini-LED局域調光及畫質提升,PCB設計助力Mini背光降本,白光化助力Mini-LED 技術項中低階滲透。報告指出,Mini-LED背光助力LCD提升畫質效果,延長了巨額投資的液晶面板生命周期,在高端電視、電競顯示器、車載顯示等已經逐漸導入,已展現出接近甚至優于OLED的畫質和可靠性。LED色轉換、透鏡光學設計、AM驅動IC、PCB布線設計的優化進一步改善Mini-LED性能指標及顯示畫質效果。低分區、燈條化、白光化、微透鏡、光驅集成等降本方案有助于Mini-LED在中低階TV應用的滲透。易美新創率先在行業內量產白光化WCOB,并持續優化光學方案以進一步提升Pitch/OD值,為客戶提供高性價比背光方案。Mini-LED也是通往Micro-LED的必經之路,為Micro-LED在芯片微縮化、封裝材料、工藝效率、良率管控、供應鏈完善等方面奠定了基礎。
牟同升
浙江大學教授、浙江智慧健康照明研究中心主任
《元宇宙與VR/AR產品評測及國際標準進展》
元宇宙可定義為一個通用的、身臨其境的虛擬世界,主要由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來實現。因此,VR/AR/MR技術與ICT集成對元宇宙的發展和演變至關重要。ISO和IEC通過相關的技術委員會和分委員會(TC/SC),20多年來一直在制定與實施元字宙應用相關的標準已經制定的標準包括圖像、音頻、視頻和 VR/AR/MR標準,以及用于學習、教育和培訓的信息技術標準。為了系統地建立整個元宇宙的全球標準,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成立一個系統評估小組(SEG 15)來探討元宇宙的需求。SEG 15 將對元宇宙形成共同的理解和定義,調查標準化的需求,并為初步路線圖提供建議。它將與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和國際標準化組織(IS0)的各個技術委員會以及其他相關組織合作,推進全球標準。
浙江大學教授、浙江智慧健康照明研究中心主任牟同升帶來了“元宇宙與VR/AR產品評測及國際標準進展”的主題報告,分享了元宇宙國際標準化,以及VR/AR產品光學評測等內容。中國三色公司(SENSING)主導制定了多項VR/AR國際標準,報告介紹了IEC63145-20-10 眼戴顯示器光學性能基本測試方法、IEC63145-20-20 眼顯示器圖像質量基本測試方法、IEC63145-22-20眼戴顯示器AR的圖像質量測試方法、IEC63145-40-10 眼戴顯示器-環境光傳感器感知測試方法、IEC63145-40-20 眼戴顯示器-運動傳感器感知測試方法等標準,其中,元宇宙中光和照明國際標準研究中,CIE/ISO TC274 RF04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和混合現實應用中的照明,主要范圍為研究虛擬世界、以及虛擬與現實世界融合中產生新的光和照明問題,從而提出相應的國際標準化。VR/AR產品光學評測涉及虛擬現實顯示光學成像、虛擬現實光學測量坐標系、恒定視角虛擬圖像感知、虛擬現實光學測量設備等。
梁超
江蘇博睿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面向多應用場景的LED用熒光粉及整體解決方案開發》
LED照明應用繼續向新領域拓展。江蘇博睿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超帶來了“面向多應用場景的LED用熒光粉及整體解決方案開發”的主題報告,分享了更高效的解決方案更新,高溫高效、更高的顏色均勻性、“非視覺”生物效應的全光譜,商業照明、背光解決方案、LD照明和LD顯示器等研究進展,以及在農業、捕魚采集燈、雞舍燈等超越照明領域的探索。報告指出,LED照明技術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對發光材料提出更多的需求和挑戰。通過結合多波段藍光芯片組合與熒光粉的整體光譜調制,可以實現光效的顯著提升。未來新應用場景呼喚更多具有綜合應用性能的新型熒光粉。博睿光電的研發新方向將關注高色域顯示、高光效照明、激光照明及顯示、紅外光轉換材料、植物光照、界面連接材料、 高導熱陶瓷/金屬化等。
孫錚
利亞德光電集團產品總監
《新技術賦能,驅動企業創新發展,利亞德基于AI大模型行業應用》
AI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利亞德光電集團產品總監孫錚帶來了“新技術賦能,驅動企業創新發展,利亞德基于AI大模型行業應用“的主題報告,結合AI大模型研發應用場景,AI大模型對企業的價值,AI對LED顯示行業的影響,分享了利亞德多年來在軟件平臺建設、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持續投入的最新成果,新一代AI生成式客服助手平臺、AI智能助手、DAS數據大屏可視化解決方案等。報告介紹了利亞德“一體三核”能力布局及發展戰略內容,利亞德全面發力AI與空間計算。產品布局涉及動作捕捉產品、動作大模型、數據資產管理平臺等,涉及空間計算技術、空間計算技術、大模型技術、LYDIA大模型服務等。
周名兵
晶能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外延工藝高級經理
《硅襯底 GaN材料在Micro-LED微型顯示制備中的優勢及應用》
Micro-LED微顯示具有超高亮度、高可靠性、低響應時間、高像素密度、高色彩飽和度、小尺寸等優勢,可廣泛應該于近眼顯示 、微投影、車載HUD、運動光學、光通信、3D打印、光場顯示等。晶能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外延工藝高級經理周名兵帶來了”硅襯底 GaN材料在Micro-LED微型顯示制備中的優勢及應用“的主題報告,分享了Micro-LED 微顯示應用、Micro-LED 微顯示技術路線和技術挑戰、晶能光電大尺寸硅襯底GaN材料的開發現狀等內容。Micro-LED+光波導微顯模組是實現輕便AR設備的最理想光引擎。Micro-LED微顯示技術面臨著芯片、全彩、驅動、檢測、成本等挑戰,采用不同的技術方案探索高亮度、高色域的Micro LED全彩顯示,目前都有對應的問題。目前InGaN紅光還是存在效率低,發光光譜半峰寬大和波長偏移大的問題。
報告指出,硅襯底外延容易實現大尺寸、低襯底成本、高波長一致性、同質鍵合翹曲小、無損去除、CMOS兼容性等;可以充分借助集成電路的工藝和設備,實現高良率、低成本、高效率的Micro LED微顯模組制造,是Micro LED微顯的最佳產業化方案。大尺寸硅襯底GaN路線是比較契合現在微顯示技術發展,晶能光電近20年的硅襯底GaN材料外延積累,開發了4~12英寸硅襯底GaN基全色系的LED外延技術,能夠匹配上不同的全彩技術方案 。為推動Micro-LED先進制程落地,晶能率先突破12英寸硅襯底GaN基紅、綠、藍三基色Micro LED外延技術。大尺寸硅襯底GaN材料已經被應用于Micro-LED微顯示量產開發。
趙宇喆
先導科技集團中央研究院項目總監
《基于8/12寸藍寶石襯底的GaN Micro LED 外延產業化進展》
先導科技集團中央研究院項目總監趙宇喆帶來了”基于8/12寸藍寶石襯底的GaN Micro LED 外延產業化進展“的主題報告,分享了不同襯底技術GaN外延技術路線比較、核心MOCVD量產8寸外延設備情況、GaN on Sapphire大尺寸外延的技術挑戰、藍寶石襯底在芯片制程當中的挑戰、12寸藍寶石襯底應用展望等內容。報告指出,隨著8寸藍寶石襯底的成本進一步下降,GaN on Sapphire技術路線在襯底、工藝、設備三個環節都沒有明顯的堵點難點,有望隨著Micro LED爆發的投資浪潮中成為GaN外延的主流技術路線。 較之傳統的LED產業,Micro LED產業更接近半導體產業,向Fabless/Fab-lite模式邁進,產業分工進一步明確,類似傳統LED產業襯底-外延-芯片垂直整合的模式大概率不會在Micro LED產業出現。核心MOCVD外延設備已經為大規模生產Micro LED做好準備,國產設備將成為主流,核心零部件國產化是下一個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