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晚間,碳化硅襯底龍頭天岳先進發布了2024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天岳先進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1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8.27%;實現歸母凈利潤1.02億元,成功實現扭虧為盈。 公告顯示,公司業績持續增長主要得益于兩方面因素,一是終端應用領域對高品質碳化硅產品的旺盛需求,特別是電動汽車的碳化硅應用加速滲透;二是天岳先進在導電型碳化硅襯底業務方面的快速發展,其與國際一線大廠的緊密合作以及車規級產品的顯著優勢,推動天岳先進過去已實現連續9個季度的營收環比增長。
目前,碳化硅半導體在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發電和儲能等終端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行業增長前景廣闊。天岳先進在大尺寸、高品質以及關鍵核心環節等方面持續發力,有望繼續引領行業發展,保持長期向上的發展趨勢。
天岳先進錨定車規級高品質碳化硅襯底
據了解,應用在新能源汽車上的車規級標準,是行業內最難進入的領域,目前仍僅有天岳先進等少數企業具備批量供應能力。而天岳先進已成功覆蓋了全球前十大功率半導體企業一半以上的客戶,包括英飛凌、博世、Onsemi等國際車規級大廠。
作為行業先驅,天岳先進率先實現了車規級襯底大規模批量供應,已實現了業界領先。天岳先進表示,公司這一階段的戰略目標是圍繞車規級、高品質襯底,一方面通過與一線大廠合作推動碳化硅在應用端的進展,為了滿足供應,公司產能在持續釋放;另一方面,公司實現領先的基礎還來自于布局多年的技術創新優勢。
近年來,下游應用市場的充沛需求成為碳化硅市場“火熱”的主要驅動力。尤其是碳化硅在電動汽車中的應用繼續保持強勁勢頭,其在電動汽車中的應用還在加速滲透。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的提升,碳化硅在電子汽車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根據EVTank 預計 ,2024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 1830萬輛,2030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 4700萬輛。同時,NE時代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上險乘用車主驅碳化硅模塊滲透率約為10.7%,其中下半年800V車型中碳化硅滲透率顯著提升,預計碳化硅的滲透率將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風起云涌之際,碳化硅車型也日益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高端標簽。今年的北京車展上,據行業報道,碳化硅車型約占整個車展新能源車型的20%以上,碳化硅幾乎是所有車企新品發布的重磅亮點。同時,國產碳化硅襯底也已經成功應用于比亞迪、小米、保時捷等車型。
此外,電動汽車800V高壓平臺成為近年來最具標志性的熱力詞。上汽、廣汽、吉利、長安、蔚來、小鵬、理想、小米等主流車企均推出了800V高壓車型。搭載800V碳化硅平臺的小米SU7更是引爆了市場關注。
行業調研報道顯示,小米SU7單電機版,400V電壓平臺搭載了來自博世的碳化硅芯片,而小米SU7雙電機版,800V電壓平臺則搭載了來自英飛凌的碳化硅模組和芯片產品。值得注意的是,博世和英飛凌是汽車電子領域的全球一線大廠,同時博世與英飛凌均為天岳先進的戰略合作客戶。除此之外,比亞迪汽車的SiC MOSFET供應商是博世等,保時捷的SiC MOSFET也是博世等。可見天岳先進的碳化硅襯底產品廣泛的應用在了全球各大新能源車企發布的主流新款車型上。
下一代8英寸產品天岳先進已具備引領優勢
近日,行業內境外碳化硅龍頭企業wolfspeed披露了季度進展情況。該公司披露顯示,季度碳化硅材料營收9600萬美元,折合約6.85億人民幣。而Wolfspeed表現出增長乏力的態勢,已經連續多個季度營收環比下降,而形成對比的是天岳先進營收的持續增長。在行業持續增長下, Wolfspeed的停滯顯示了其承受的來自天岳先進的競爭壓力。另一方面,天岳先進仍信心滿滿在8英寸襯底上繼續加快布局。
近年來,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正加速從6英寸晶圓向8英寸晶圓過渡。晶圓大尺寸化帶來的成本優化能有效控制碳化硅成本。行業數據表明,從4英寸到6英寸、8英寸,每次晶圓迭代,單位成本大約以百分比兩位數的幅度下降。
對此,市場分析認為,未來幾年內,隨著技術進步、產能提升和成本下降,8英寸碳化硅將成為市場主流。長期來看,8英寸晶圓將有助于碳化硅器件在更多應用領域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推動碳化硅市場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面對持續增長的市場需求和成本壓力,碳化硅廠商紛紛加大研發投資,并逐步轉向8英寸產線,以期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
作為A股碳化硅龍頭,天岳先進依托深厚的技術稟賦和優勢,在8英寸襯底領域前瞻布局,已斬獲先發優勢和領先地位。公開資料顯示,公司在8英寸碳化硅襯底進展上處于引領地位,并已實現了8英寸碳化硅襯底的批量銷售。
此外,天岳先進還宣布了擴展臨港工廠二期8英寸碳化硅襯底擴產計劃。其臨港工廠的8英寸碳化硅總體產能規劃約60萬片,公司將分階段實施。公司表示,在臨港工廠建設上,公司進行了超前布局,以適應產能的持續提升。
天岳先進董事長曾向行業內公開表示,公司對的8英寸碳化硅襯底已經就緒,海外客戶驗證反饋非常好,下游晶圓制造端可以加快布局,共同推進我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發展。
值得期待的是,天岳先進在8英寸領域已然樹立起行業風向標的領先競爭力,預計未來有望持續貢獻成長動能。
碳化硅新型應用層出不窮,天岳先進仍將提高產能
碳化硅材料憑借其優異的物理性能,在電氣化、低碳化時代展現出廣闊的發展空間。當前,隨著全球及國內在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發電和儲能等終端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行業對碳化硅襯底需求呈現出持續旺盛的趨勢。
日本權威行業調研機構富士經濟報告指出,在電動汽車、電力設備以及能源領域驅動下,SiC功率器件市場需求整體強勁,2030年SiC功率器件市場規模將達到近150億美元,占到整體功率器件市場約24%,2035年則有望超過200億美元,屆時SiC器件市場規模將占到整體功率器件的40%以上。
此外,根據摩根士丹利的預測顯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市場規模巨大,2040年eVTOL市場規模有望接近3萬億美元。碳化硅在eVTOL應用中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碳化硅技術能夠改善功率器件的尺寸、重量和功率密度,大幅提高eVTOL中各種電力電子設備的性能,使得SiC成為eVTOL皇冠上的明珠。
在有利的行業契機下,天岳先進順勢加快產能建設,公司經營規模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公司自2022年啟動產能擴張步伐,依托自主創新,成效顯著。
日本權威行業調研機構富士經濟測算,2023年全球導電型碳化硅襯底材料市場占有率排名,天岳先進(SICC)躍居全球前三,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與2022年上半年相比,公司的經營規模已經擴大了約5倍。
天岳先進不僅率先實現了上海臨港工廠年30萬片導電型襯底的產能規模,同時,公司遠期96萬片的產能計劃已經開始分階段實施,臨港工廠的產能還在繼續提升。
先發優勢推動天岳先進領跑行業
天岳先進在國際市場上具有顯著的影響力。在客戶和市場拓展方面,公司積極加強與國內外知名客戶的長期合作,并成功切入英飛凌、博世、Onsemi等國際大廠的供應鏈。早在2022年7月,公司就公告了高達2.08億美元(折合約13.93億人民幣)的重大銷售合同,通過長期合約綁定核心客戶。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半導體材料供應商能夠進入國際一線大廠供應鏈,具有極高的難度。而天岳先進的高品質碳化硅襯底產品不僅實現了“出海”,全球市占率也獲得了顯著提升。與國際一線大廠的合作,推動天岳先進過去連續9個季度實現營收的環比增長。進入2024年上半年,公司全球市占率仍保持領先。
相關數據顯示,預計到2027年,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00億美元,2018-2027年的復合增速接近40%。除新能源車將顯著帶動碳化硅市場需求外,光伏逆變器、高壓充電樁、軌交電網等其他應用也將為碳化硅市場創造新的增量。
手握產能、技術和客戶優勢的天岳先進,有望持續跑出碳化硅“加速度”!
(IT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