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芯片制造商安森美表示,將至多投資20億美元,以提高其在捷克共和國的半導體產量,從而擴大該公司在歐洲的產能,目的是尋求歐盟關鍵需求自給自足。
這項投資是30年來外國公司在捷克共和國的最大一筆投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不僅反映了制造新一代微芯片的計劃對于中歐地區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也凸顯了全球對高性能半導體的迫切需求。安森美計劃擴建現有工廠,專門為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行業生產芯片,并已與大眾汽車公司簽訂了合同。
這一項目的成功對羅茲諾夫小鎮乃至整個捷克經濟都具有深遠影響,同時也關系到歐盟在全球關鍵零部件供應鏈中的競爭力。捷克工業和貿易部長Jozef Sikela強調:“半導體正成為現代經濟的支柱。我們國內生產的這些新技術越多,我們的經濟安全性就越高。”
盡管安森美的這次投資在整個歐洲的技術項目中規模并不算最大,但羅茲諾夫工廠在公司內部發揮著巨大作用,因為它不僅設計還生產半導體。這有助于推動捷克經濟向更高利潤、更低勞動密集度的行業發展,逐漸減少對傳統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制造業的依賴。
安森美在捷克的員工約2200人,每天為寶馬、梅賽德斯奔馳、西門子汽車、蘋果和三星電子等知名客戶提供1000萬個芯片。雖然新投資在未來七年內僅預計創造800個新工作崗位,但預計羅茲諾夫的年收入將至少達到12億美元,這是由于公司擴張將專注于利潤更高、產能更高的碳化硅(SiC)半導體。
面對的第一個挑戰是確保這座僅有16000人口的小鎮能夠應對擴張帶來的影響。為了緩解當地人對學校、醫生和住房短缺的擔憂,市長Jan Kucera表示將建造300到400套新公寓,同時該鎮將投入相當于8500萬美元的資金改善當地基礎設施。
羅茲諾夫的半導體生產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冷戰初期。如今,新工廠將負責從碳化硅晶體生長到最終產品的整體制造過程,這將使芯片更接近其汽車行業的客戶,有助于減少歐盟對進口戰略商品和零部件的依賴。
安森美仍在與捷克政府和歐盟就財政支持進行談判,以期覆蓋部分投資成本。如果一切順利,公司計劃明年開始在羅茲諾夫現有工廠對面建造一個新的生產大廳。
在全球化的今天,捷克共和國渴望在海外投資尤其是在新技術投資方面取得突破。英特爾公司最近在鄰國波蘭投資建設了一家價值46億美元的芯片組裝和測試工廠,而匈牙利正在成為歐洲電動汽車電池生產的中心。安森美希望幫助捷克填補這一空白,并預測一旦新的供應鏈建立起來,汽車制造商和其他芯片買家可能會堅持使用它們至少二十年。
Ales Cab在羅茲諾夫的工廠表示:“現在是我們順應時代潮流的機會。這樣的機會千載難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