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市未來產業骨干企業備案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修訂實施,旨在加快實施科技創新引領工程,深入推動廈門“4+4+6”現代化產業體系未來產業和未來風口產業發展,以及加強對未來產業企業扶持力度。
據悉,《辦法》是在《廈門市統籌推進現代產業體系實施方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其提及的未來產業骨干企業是指: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并經營一年以上,經營正常且近一年無違規違法記錄,從事未來產業相關技術及產品的研發、生產和服務且具備一定的規模和行業領先優勢,具有較強帶動作用的企業。而修訂后的骨干企業備案領域包含第三代半導體、氫能與儲能、基因與生物技術、未來網絡、前沿戰略材料、深海空天開發、新型顯示、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藥械等。
根據《辦法》,企業申報備案為未來產業骨干企業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企業產品(服務)須屬于未來產業相關技術領域;企業應具備一定的技術創新實力,擁有技術創新團隊,直接從事研發人員不少于10人,設有研發機構和相應的研究開發設施,能夠持續進行項目開發和技術創新活動,且企業上年度研發投入不低于200萬元;企業擁有未來產業技術領域相關自主知識產權等。同時,企業須達到一定規模且未來產業相關產品(服務)的銷售收入占比須達到一定比例。
廈門市科學技術局工作人員介紹,該市未來產業骨干企業備案管理工作以“服務未來產業企業、促進未來產業發展”為宗旨,遵循“創新引領、骨干帶動、動態管理、公平公正”的原則。備案程序包括申報、初核、評審、公示等環節,經備案的骨干企業有效期3年。
近年來,廈門市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引領工程,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開科技創新引領動能轉換的新局面。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此前發布的《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廈門位列全球“科技集群”第80位、“科技強度”第81位。數據顯示,廈門已備案未來產業骨干企業176家。期間,該市積極培育包括未來產業骨干企業在內的創新主體發展,在20多個產業細分領域中,已有超過60家科技型企業和高校院所的90多項技術或產品處于全國、全球領先水平,部分產品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廈門未來產業發展需要加快發掘產業領域高技術、高成長、高價值企業。”廈門科學技術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以此次《辦法》修訂為契機,促進培育壯大一批未來產業骨干企業,引導企業做大做強做優,為廈門未來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在推動未來產業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的同時,為廈門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