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4月8日訊(記者 李琴) “我們每天都在做世界上最好的EDA”!踏進湖北九同方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同方”),一行大字奪人眼球。
“要做就做世界最好的。”4月7日,九同方CEO李紅在接受長江日報記者采訪時反復提到“登頂”一詞。他說,在EDA 軟件領域,成為國內第一或世界第二都沒有意義,只能做最好的產品,登上珠穆朗瑪峰。
EDA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 電子設計自動化),是芯片設計的工具軟件,處于芯片產業鏈上游。“就像木匠需要斧子、鑿子和刨子一樣,芯片設計也需要工具軟件。”李紅介紹,九同方所做的,就是芯片設計的“工具箱”,“無論是硅基半導體還是化合物半導體,在實物化之前都需要EDA軟件的支撐”。
九同方CEO李紅 長江日報記者陶康攝
時間回到2012年,九同方落戶光谷未來科技城,引進海內外多位研發頂尖人才,瞄準無線通信中最關鍵的射頻芯片這一細分賽道,開啟了EDA的“登頂之路”。
截至目前,除武漢總部外,九同方還在上海、深圳、硅谷等地設立研發中心,200多名員工中近8成都是研發人員,在電磁仿真領域的多款EDA產品達到了世界最高的水平,為射頻電路、高頻電路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九同方的突破有兩層意義:一是成為國產自主的EDA工具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探索出了一條國產EDA的登頂之路。它至少證明了中國企業有能力做出世界最好的EDA軟件。”李紅說。
4月9日,2024九峰山論壇暨中國國際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博覽會將在武漢光谷開幕,這也是國內化合物半導體領域規格最高的一場盛會。九同方將亮相并分享兼容硅基及化合物半導體混合集成架構的電磁仿真解決方案,這也是九同方“能夠登上世界頂峰的產品”。
九同方工作人員在設計產品 長江日報記者陶康攝
近年來,隨著通信頻率的提高,傳統的硅晶半導體性能逼近了物理極限化,化合物材料因其高熱導、高電子遷移率等特性,有望取代硅基材料在半導體應用端形成良好的表現,被視作我國半導體產業未來可以實現領先的方向之一。
“我們看到了這種趨勢,并積極地擁抱它。”李紅介紹,九同方將過去積淀的適合硅基半導體的電磁場仿真軟件,高效地拓展到化合物半導體領域,以賦能科研、設計及生產機構對化合物半導體研發的需求,目前該產品正在包括九峰山實驗室在內的新型研發機構、芯片廠等打磨、試用,并有望在今年上半年正式推出。
在他看來,EDA軟件要做到世界最好、成功登頂,三要素缺一不可:一是資金的支持,二是既懂理論更懂實踐的科研人才,三是應用場景。“九同方有豐富的理論經驗、豐厚的技術積淀,但長久以來就缺乏應用場景的打磨。”這種情況在近年來開始改變,“越來越多的芯片廠商、科研機構愿意提供應用場景,國產EDA迎來發展的春天。”
去年9月,九峰山實驗室、九同方等多家企業、科研機構聯合發起中國光谷多物理場EDA創新中心,圍繞多物理場、國產EDA工具鏈應用推廣等,聚集各方力量,協同全國產業鏈,助力解決國產EDA“卡脖子”問題。
“只要提供場景,就能將產品做到最好。” 目前,包括兼容硅基及化合物半導體混合集成架構的電磁仿真軟件在內,九同方還有多款EDA軟件即將“單點登頂”,“一個個單點串起來,就會形成一條完整的工具鏈”。李紅說:“我相信,我們登頂的速度會越來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