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shù)貢r間2月18日至22日,2024年國際固態(tài)電路會議(ISSCC 2024)在美國舊金山舉行,200多篇來自學術界和產(chǎn)業(yè)界的最前沿芯片研究成果在這集成電路設計的全球最頂級學術會議發(fā)布。此次,西安交大微電子學院耿莉教授團隊助理教授樊超在會議發(fā)表研究論文“A 0.07mm2 20-to-23.8GHz 8-phase Oscillator Incorporating Magnetic + Dual-Injection Coupling Achieving 189.2dBc/Hz FoM@10MHz and 200.7dBc/Hz FoMA in 65nm CMOS”。本項目由微電子學院團隊與澳門大學微電子研究院聯(lián)合研究,研究成果獲得業(yè)界高度認可。近年來,耿莉教授團隊深耕芯片設計領域,在電源管理、無線射頻、高速通訊方向取得多項突破性進展,研究成果在ISSCC、CICC、JSSC、TCAS-I/II、TPE等國際頂尖期刊會議發(fā)表。
(圖為樊超老師做論文現(xiàn)場報告)
毫米波多相位時鐘信號在無線通訊和高速有線通系統(tǒng)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應用場景。針對毫米波多相位頻率源芯片在相位噪聲、相位精度和芯片面積效率的設計折中,論文創(chuàng)新性的提出“磁耦合+雙注入耦合”的設計方案,并結合風車型變壓器模型,有效提升毫米波多相位時鐘信號的相位噪聲性能、相位精度和芯片面積效率,實現(xiàn)同期最高的品質因數(shù)(189.2dBc/Hz FoM和200.7dBc/Hz FoMA),芯片綜合性能指標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
(圖為芯片照片和性能對比)
關于ISSCC:
國際固態(tài)電路會議ISSCC(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始于1953年,是全球工業(yè)界和學術界公認的集成電路設計領域最高級別的學術會議,被譽為“集成電路領域的奧林匹克”,通常是各個時期國際上最尖端固態(tài)電路技術最先發(fā)表之地,每年約有200篇論文入選,其中近一半來自于國際芯片巨頭(英特爾、英偉達、臺積電、博通、ADI等公司)。由于ISSCC在國際學術、產(chǎn)業(yè)界受到極大關注,每年吸引超過3000名來自世界各地工業(yè)界和學術界的參加者參會。
(來源:西安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