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寸碳化硅單晶襯底、4英寸碳化硅單晶襯底、6英寸碳化硅單晶襯底……河北同光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光)自成立以來,不斷突破技術瓶頸,在碳化硅單晶領域蹚出了一條趕超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之路,成為河北省唯一一家能夠量產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高新技術企業。河北同光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立坤說,能有這樣的成果得益于創建之初便抓住了“人才”這個促進發展的“牛鼻子”。
“公司自2012年成立至今,始終深耕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行業,公司的主要產品是碳化硅單晶襯底,碳化硅單晶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核心代表,處在碳化硅產業鏈的最前端,是高端芯片產業發展的基礎和關鍵。廣泛應用在衛星通信、高壓輸變電、軌道交通、電動汽車等領域。”劉立坤說。
成就的取得并非易事,劉立坤說:“每一次技術爬坡,都是一次翻越‘火焰山’的過程,沒有人才的支撐,我們是翻不過去的。”
技術要突破,離不開人才的支撐。乘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東風,同光深融產學研,引人才、建平臺、搭產線、樹品牌,設立院士工作站,引進李樹深、夏建白、鄭厚植三名院士及團隊。
團隊中的科技帶頭人河北工匠楊昆博士是人才引進的一個代表。同光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賈茂森介紹,楊昆是85后,屬于坐著就會被搶走的“香餑餑”人才,作為保定人的他和同光董事長鄭清超一拍即合,決心共同做強中國的碳化硅單晶領域。
劉立坤說:“2023年初,我們從深圳引進大咖顧為強擔任技術質量總監,他是保定人,之前在天津、深圳工作過,聽說家鄉有公司也在搞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毅然返鄉。”
人才反哺讓公司攻克了從原料合成、單晶生長、襯底加工,到品質檢測等關鍵技術,形成關鍵裝備自有、核心技術自主的完整技術體系,產品經檢測鑒定各項技術指標已達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同光已建成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碳化硅單晶襯底生產線,產能爬坡迅速,為京津冀地區的協同創新之路注入了新的活力。
來源: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