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上午,上海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市長龔正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顯示,2023年,上海市生產總值(GDP)達到4.72萬億元,增長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3%,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3%,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4.5%。2023年,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5萬元、增長6.6%,增速快于經濟增長。
2023年,上海市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3.9%,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規模達到1.6萬億元。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4%左右,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提高到50.2件。
報告顯示,2023年,上海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外資研發中心分別新增65家和30家,累計分別達到956家和561家。首批創新型企業總部達到40家。2023年,上海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4.2萬億元、增長0.7%,實際使用外資達到24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2023年,上海市“五個中心”能級鞏固提升。其中,國際經濟中心綜合實力持續增強,2023年,上海58個10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開工建設,C919國產大型客機、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實現商業運營。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開放度進一步提升,持牌金融機構新增47家、總數達到1771家,上海國際再保險交易中心啟動運行,“互換通”正式落地。2023年,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樞紐地位日益鞏固,小洋山北作業區、東方樞紐上海東站開工建設,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4915.8萬標準箱、連續14年排名世界第一。
2023年,上海多措并舉,擴內需、穩外需,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上海出臺實施促了消費“15條”、投資促進“24條”、穩外貿“21條”、吸引外資“20條”等政策措施。舉辦“一節六季”等重大消費促進活動,推動入境人士境內支付便利化,新增首店達到1215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6%。
另外,2023年上海軌道交通13號線東延伸、19號線、南楓線一期等一批軌道交通線開工建設,原水西環線啟動建設,S3公路等重要基礎設施投入使用,重大工程投資完成2257.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萬億元、增長13.8%。
會上公布了2024年上海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預期2024年全市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5%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以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2024年,上海將進一步加快建設“五個中心”,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將全力落實新一輪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實施“智能機器人+”行動,率先開展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
上海重大工程建設將持續發力,2024年將加快推進重大工程建設,全年完成投資2300億元。開工建設20號線一期東段、上海示范區線東延伸等軌道交通線,加快建設崇明線、嘉閔線等軌道交通線,建成機場聯絡線、17號線西延伸等軌道交通線。
上海還將繼續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制定實施第三輪三年行動計劃,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協同開放、生態環保、公共服務、安全發展等方面重點合作事項落地,加快建設G60科創走廊、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合力打造長三角區域發展共同體。
2024年,上海將進一步推進高水平改革開放。全面落實中央支持意見和上海市行動方案明確的280項任務,配合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出臺新一批浦東新區法規。不斷深化高度便利化的通關機制,推動人民幣離岸交易、標準國際化協作等取得新突破。
此外,上海還將進著力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大力推進“兩舊一村”改造,完成12萬平方米中心城區零星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31萬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舊住房改造,啟動10個城中村改造項目。
(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