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消息,工信部部長金壯龍1月9日表示,將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包括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元宇宙、6G、量子信息、稀土高端應用等。
金壯龍表示,目前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占GDP比重約13%,我們要統籌技術創新、規模化發展和應用場景建設,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努力搶占全球產業競爭制高點。要培育更多新支柱新賽道。用好國內大市場和豐富應用場景,發展壯大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產業,推進北斗在通信領域、大眾消費領域規模應用,積極培育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的增長點。要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制定實施培育未來產業的政策文件,推動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元宇宙、下一代互聯網、6G、量子信息、深海空天開發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構筑未來發展新優勢。
今年將繼續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打好政策“組合拳”
金壯龍表示,當前,我國工業經濟呈現回升向好態勢。去年前11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3%,增速較2022年加快0.7個百分點,特別是8月份以來增速逐月加快。今年將推動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協同發力,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發掘培育智能家居、國貨“潮品”等新消費增長點。加快實施“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項目,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升級,擴大制造業有效投資。鞏固提升“新三樣”出口優勢,穩定和擴大工業產品出口,打造更多出口新增長點。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持續優化創新平臺網絡
金壯龍表示,一是全面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深入推進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加強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持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二是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壯大科技型領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科技和創新型中小企業等各類創新主體。三是持續優化創新平臺網絡,在重點領域再新建5—10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在關鍵材料、重大裝備等關鍵領域建設一批試驗驗證平臺和中試平臺。四是加強科技創新服務支撐,實施制造業卓越質量工程和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完善科技服務業發展政策,打造“火炬”品牌升級版,培育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科技中介組織。五是更好發揮各類園區作用,推進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提質增效,發揮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作用,打造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和創新高地,啟動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區,培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促進稀土在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能源等領域高端應用
金壯龍表示,鞏固提升優勢產業領先地位。當前,我國軌道交通裝備、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新能源汽車、光伏、通信設備、動力電池、稀土等產業處于并跑乃至領跑位置,這是我國制造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的重要標志,必須把這個優勢鞏固好、發揮好。我們要加快強鏈延鏈補鏈,擴大規模優勢,增強技術優勢,促進上下游供需對接、協同發展,提升全產業鏈競爭力。要增強高端產品供給能力,促進稀土在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能源等領域高端應用。要加強新技術新產品創新迭代,高度關注新技術突破引發的顛覆性變革,找準風險點位,及時優化調整發展策略。針對部分領域產能過剩風險,要加強規范引導和質量監管,提高產業集中度,推進產業集群化發展。
引導民營企業堅守主業、做強實業、轉變動能 自覺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金壯龍表示,下一步,要破除各類市場障礙,激發優質企業的活力和優秀企業家的創造力,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一是發展壯大產業鏈骨干企業。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引導民營企業堅守主業、做強實業、轉變動能,自覺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支持龍頭企業優化整合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加快成為具有生態主導力和產業鏈控制力的一流企業。二是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三是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實施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攜手行動”,引導大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各類創新資源要素,共享產能資源,支持和帶動中小企業創新。鼓勵大企業先試、首用中小企業創新產品,促進中小企業配套產品推廣應用。
(來源:集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