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投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全球半導體光刻膠市場主要由日系及美韓廠商壟斷,2021年CR5市占率近80%。我國半導體光刻膠自給率低,KrF不足5%,ArF不足1%,高端半導體光刻膠國產化需求迫切,“卡脖子”亟待突破。當前國內廠商積極布局光刻膠及其上游材料供應鏈,中高端“卡脖子”產品有望加速突破,建議關注國產光刻膠相關標的。
國投證券觀點如下:
光刻膠是光刻工藝的關鍵材料
光刻膠按下游應用領域可分為PCB、LCD/OLED面板和半導體光刻膠,與光刻膠配套試劑一起在光刻工藝中作為耗材。其中半導體光刻膠壁壘最高,市場增速高于整體光刻膠市場增速。根據SEMI數據,2022年全球半導體光刻膠市場規模為26.4億美元,同比增長6.82%;大陸半導體光刻膠市場規模為5.93億美元,同比增長20.47%,增速遠高于全球半導體光刻膠市場。
光刻膠產業鏈壁壘高,多環節亟待突破
該行從產業鏈上中下游角度討論半導體光刻膠的核心壁壘:①供給:樹脂、單體、光引發劑等原料壁壘高,依賴進口國產化率低,進口難度大。高端光刻膠對樹脂性能要求高,且需一一對應;單體合成技術難度大,穩定性、純度要求高,價格貴;感光劑影響光刻膠性能,高端產品價格高。②制造:光刻膠的配方技術復雜、研發投入大,對產品的穩定性和潔凈度要求高;光刻膠廠商的研發投入高,光刻機設備昂貴、進口限制高。③需求:光刻膠品類多,客戶端導入及驗證周期長。
晶圓廠擴產+制程節點升級,驅動國內市場擴增
①晶圓廠擴產及稼動率提升,景氣周期帶動光刻膠耗材用量增加。②制程升級以及先進制程占比提升,帶動光刻膠單位用量及單位面積價值量增加。該行基于晶圓廠的未來擴產規劃,從需求端對國內半導體光刻膠市場規模進行敏感性測算:中性假設下,預計2025年國內年半導體光刻膠市場規模為8.84億美元,2022-2025CAGR為14.23%。
海外廠商壟斷市場,國產化需求迫切
全球半導體光刻膠市場主要由日系及美韓廠商壟斷,2021年CR5市占率近80%。我國半導體光刻膠自給率低,KrF不足5%,ArF不足1%,高端半導體光刻膠國產化需求迫切,“卡脖子”亟待突破。國產廠商積極布局,根據公告,目前彤程新材(603650)ArF膠已具備量產能力,晶瑞電材(300655)、上海新陽(300236)、鼎龍股份(300054)、南大光電(300346)均有ArF膠產品在驗證中;彤程新材、晶瑞電材、上海新陽已有KrF膠形成銷售;華懋科技(603306)投資徐州博康,擁有光刻膠全產業鏈能力。該行認為,隨著中高端產品的研發進展快速推進、新產品導入上量,半導體光刻膠國產替代突圍在即。
(來源: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