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順義區兩會新聞發布會消息,順義區加快數字經濟布局,全區已累計建設5G基站2832個,基本實現區域全覆蓋。北京首個區級數據要素服務中心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順義數據要素服務中心正式啟動運行。工業互聯網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北京)正式啟動運營。
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3.0擴區建設加快推進
順義區經信局局長周靖慧介紹,2023年順義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630億元,總量排名北京市第三、平原新城第二,實現10%的正向增長,增速北京市第三、平原新城第一,在四個工業大區中唯一實現兩位數增長,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7.9%,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凸顯。
順義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理想汽車順義工廠首款純電動車型MEGA正式下線,北京奔馳純電動EQE-SUV、北汽越野車全新BJ40量產上市。理工華創等核心零部件項目已完工。國內自動駕駛研發領域的頭部企業毫末智行總部項目落戶順義,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3.0擴區建設加快推進。
順義航空航天產業產能產級不斷提升。圍繞發動機關鍵部件、復合材料等重點環節,集聚中航復材、漢飛航空等一批央企民企協同發展,匯集規上企業20家。重點推進羅羅發動機、中航發渦輪葉片示范線等14個項目建設投產,總投資94.9億元,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新增工業產值超過百億元。
順義醫藥健康產值已突破百億。順義醫藥產業基本涵蓋“三大藥、四大醫”的所有門類,康仁堂中藥配方顆粒市場占有率全國排名前三,康蒂尼的抗肝纖維化新藥是全球唯一進入三期臨床的創新化學藥,國家級創新醫療器械企業邁迪頂峰、艾柯醫療等發展勢頭良好。
順義還聚集了80余家以數控機床、機器人、精密儀器為代表的智能裝備企業,產業規模達到170億元。北一機床是我國第一家制造數控銑床的企業。漢飛航空建成我國第一條航空發動機核心部件數字化示范生產線。天瑪智控在無人化智能開采控制領域處于行業主導地位。
去年中德產業園工業產值實現400億元
順義堅持以北京創新產業集群示范區(順義)謀篇布局。堅持“機制+任務+項目”一體化推進,組建“六個產業專班”+“三區五組團”工作專班,去年推動28項重點任務、30個重點項目穩步建設,立足首都科技資源優勢,推動“三鏈”深度融合。
推動中關村順義園提質增效。加快推進《中關村科技園區順義園改革發展提升方案》落地見效。2023年全年預計實現總收入1800億元,同比增長17%;實現實繳稅費總額80億元,同比增長70%;實現研究開發費用110億元,同比增長14%。
增強中德示范區集聚效應。參加2023年在德國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代表國內唯一城市園區主體作主旨發言。中德產業園落地博世工業4.0創新中心、大眾汽車智慧物流器具、浩瀚海慈循環經濟等項目49個。園區集聚德企102家,其中隱形冠軍28家、智能制造企業52家,先進制造業企業占園區企業總量50%,2023年工業產值實現400億元。
累計完成100個項目智能化轉型升級
順義深度推進智能制造行動計劃。目前已累計完成100家企業智能制造診斷和100個項目智能化轉型升級,共15家企業獲北京市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認證,獲評企業數量居北京市第二。
同時,順義先后制定高端制造業、第三代半導體高質量發展扶持辦法,正加緊制定鎮級產業園產業定位和運維管理、特色產業園運營管理以及生物醫藥等政策,逐步建立促進高端制造業全鏈條、全流程的政策管理體系。建立重點產業項目服務專班,構建“1+8+21”組織架構,整合單部門相對單一條塊的審批流程,編制供地手續辦理和基建手續流程兩個階段綜合性流程圖,實現企業在手續辦理各階段“一圖通辦”“一圖即懂”,開工時間整體比原計劃提前2-4個月,有效推進了重點項目的開工建設。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