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消息,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上,雷軍稱小米自研了800V高壓碳化硅平臺。
同時其還表示,目前市面上的800V很多都不是800V,只有700多,甚至個別還有500多,雖然在業界都可以統稱800V,但小米并不準備這樣做。
據悉,小米的800V已經達到了871V,雷軍稱基本已經可以達到了900V的標準。
同時小米還打造了CTB一體化電池技術,電池包厚度僅120mm,線束減少了91%,同時自研的800V架構最高可容納150度電池,CLTC續航里程超1200公里;目前成熟的體系為132千瓦時,CLTC續航里程超1000公里。
小米全棧自研智能駕駛技術,堅持長期投入,第一期總投資33億,已經追加到47億,專屬團隊規模超過1000人,投入測試車輛超過200臺,測試里程超過1000萬公里。
AI全面賦能,小米AI實驗室深度賦能,成立于2016年歷經7年,3000名AI工程師。自研底層算法
新一代技術平臺,BEV+Transformer+占用網絡,全面融入大模型。
小米汽車摩德納平臺架構設計目標 100項“第一、唯一、最”:
全球最高——27200rpm 小米超級電機;
國內唯一 ——自主設計9100t小米超級大壓鑄設備集群;
全球領先 ——10.14kW/kg 電機功率密度;
國內唯一 ——獨立擁有量產自研壓鑄合金材料專利車廠;
全球最高—— 98.11% 電機峰值效率;
全球首創 ——18合1 一體化壓鑄鋁前艙三角梁結構;
全球最高—— 99.85% 電控峰值效率;
國內最大——105L 前備箱儲物空間;
全球最高 ——92.39kW/L 電控體積功率密度;
同級最高——51000N·m/deg整車扭轉剛度;
全球最高——77.8% 體積效率 小米CTB電池;
全球最高—— 2000MPa 高強度熱成型鋼安全材料;
全球最嚴——熱失控安全標準 7.8m? 主動液冷面積;
全球首發——可量產的端到端感知決策大模型;
全球唯一 ——電芯倒置的高安全CTB電池技術;
操控領先——世界級底盤 麋鹿測試82km/h。
不止如此,雷軍稱小米的電池還具有更多高端科技,包括電芯倒置技術,確保安全,還將挑戰冬季電車續航之王。
并打造“人車家全生態”即是全面打通“人”、“車”、“家”場景,實現硬件設備無縫連接,實時協同,帶動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創以人為中心、主動服務于人的超級智能生態。這一正向循環的體系使得設備與人之間彼此依存、持續生長,構建了一個“活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人、設備和智能服務相互協作、共同進化,生態為人提供智能服務,人則將智能帶給生態,使其變得更加智能。
雷軍表示,今天是小米宣布進軍電動汽車行業的1003天,小米從底層核心技術出發,十倍投入,做一輛好車。目標是通過15-20年努力成為全球前五的汽車廠商,做好看、好開、舒適、安全的移動智能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