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公布。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申報的項目“高性能鈣鈦礦半導體光電器件的載流子輸運調控及缺陷鈍化研究”榮獲2022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項目完成人:游經碧、張興旺、蔣琦、趙洋、儲澤馬、尹志崗。
據了解,該項目圍繞實現鈣鈦礦半導體器件高效光電/電光轉換的關鍵科學問題開展研究,形成具有國際特色的鈣鈦礦半導體光電器件研究思路。發現了普適的電子傳輸層氧化錫,消除了鈣鈦礦/電子傳輸層界面勢壘及電荷積累,解決了鈣鈦礦太陽電池中廣泛存在電滯的關鍵瓶頸問題。提出了分子尺度鈍化鈣鈦礦表面缺陷的思路,連續兩次創造了鈣鈦礦太陽電池效率的世界紀錄(23.3%,23.7%),被美國可再生能源國家實驗室發表的“Best Research Cell Efficiency”收錄,實現了中國團隊在此領域世界紀錄效率的突破,打破了鈣鈦礦太陽電池效率紀錄長期被國外壟斷的局面,被Nature Energy發表的“鈣鈦礦光伏十年”社論重點評述。在國際上較早開展鈣鈦礦發光二極管研究,通過載流子注入平衡調控以及與載流子限制效應協同等,研制出當時發光效率最高的鈣鈦礦發光二極管,在發光二極管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多次被同行評價為“創紀錄”的發光效率。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設立,旨在獎勵科技界的優秀人士與團體;并鼓勵首都科技工作者弘揚科學家精神,積極投身各領域科技創新,著力加強基礎科學研究,攻克關鍵核心技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為加快推動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