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27日發布《促進數字技術適老化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下稱《工作方案》)提到,鼓勵支持基礎電信企業結合應用需求,推進5G網絡逐步向農村拓展覆蓋。
工信部解讀指出,《工作方案》按照“立足當下、適當前瞻、科學可行”的原則,部署11項重點任務。
一是加強標準化建設。大力推廣通用設計理念,加快推進一批急需標準制定出臺,開展互聯網應用、智能家電等日常生活高頻使用產品的適老化標準制修訂。指導細化評測標準要求,培育一批市場評測機構,探索開展適老化及無障礙產品與服務認證,推動評測結果及時公開并采信應用。
二是提升產品服務供給質量。鼓勵支持企業研發推出智慧健康養老類產品,推出100款以上具備適老化特征的智能產品,覆蓋手機、電視等多個類別。深化老年人生活高頻場景相關領域的互聯網應用改造,鼓勵老年人常用的其他小眾互聯網應用參與改造。指導企業加強技術創新,推動超過50項技術或專利實現共享開放,加快探索信息技術在適老化領域的創新應用。
三是優化老年用戶體驗。指導企業開展“數字適老中國行”“銀齡數字課堂”等活動,持續推進網絡覆蓋、信息服務等公共服務普及范圍更加廣泛均衡。指導基礎電信企業重點提升大字信息、人工辦理等適老化服務質量,推動適老化App“一鍵下載”“人工直連”等服務更加便捷可及。加強技術檢測與監督檢查,提升對違法違規獲取老年人信息、電信網絡詐騙的快速處置能力,保障老年人用網安全。
《工作方案》提到,增強產品與服務的均衡性。大力支持農村及偏遠地區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網絡覆蓋水平。鼓勵支持基礎電信企業結合應用需求,推進5G網絡逐步向農村拓展覆蓋。提升數字技術適老化公共服務水平,優化政策宣貫、應用介紹、問題反饋等功能,更好為老年人提供遠程實時適老化信息服務。指導企業開展 數字適老中國行”活動,重點赴農村、鄉鎮和欠發達地區一線,開展10萬場以上“ 銀齡數字課堂”等數字技術應用教學活動,推動數字技術適老化公共服務普及范圍更加廣泛。
《工作方案》指出,增強產品與服務的可及性。各基礎電信企業應保留線下營業廳服務渠道,設助老服務專崗、提供必要輔助器具,優化現場引導、人工辦理等服務,重點提升語音、大字信息服務質量,為老年人等具有無障礙需求的群體提供更加優質的電信服務。組織相關企業在手機應用商店設置下載專區,方便“一鍵下載”完成適老化改造的手機App。指導主要從事互聯網信息服務的企業建立客服熱線,為老年人提供“人工直連”電話服務,暢通老年人訴求響應通道。
《工作方案》要求,保障老年人使用數字技術產品與服務的安全性。持續規范企業面向老年人的營銷宣傳行為,嚴禁虛假宣傳、惡意誘導老年人消費。加強技術監測和監督檢查,及時通報并處置違法違規獲取老年人信息等行為。深化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提升對涉詐號碼、互聯網資源等快速處置能力,積極組織開展反詐宣傳活動,助力提升老年人防騙意識和識詐能力。
四是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組織征集300個以上適老化優秀案例,鼓勵支持5G、千兆光網在適老化領域的場景應用。指導企業持續推出老年人專屬電信資費優惠,遴選10個以上適老化信息消費應用場景,打造10個以上特色老年消費活動品牌。加快培育一批適老化初創企業、示范企業,加快推進數字技術跨領域、跨行業融合應用,構建產業發展良好生態。
為確保相關任務舉措落地見效,《工作方案》提出五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強統籌協調,強化落地實施;二是加大政策支持,促進多方共建;三是強化宣傳引導,營造良好氛圍;四是發揮智庫作用,助力行業治理;五是加強國際合作,促進共同發展。
(來源:中新經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