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產業是湖北省“51020”重點打造的五千億級現代產業集群之一。12月15日,湖北召開“推進‘鏈長+鏈主+鏈創’機制加快新型工業化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介紹“新材料產業鏈”相關情況。
湖北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建立了以分管副省長為鏈長,興發集團、長飛光纖、鼎龍控股、容百鋰電等23個重點企業為鏈主,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華中科技大學材料成形與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江城實驗室等18個創新平臺為鏈創的“三鏈”工作體系,組建了包括李元元院士、張清杰院士、傅正義院士等10位兩院院士在內的專家咨詢委員會。
據介紹,我省已印發《湖北省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重點企業產值超6000億元,建成湖北光電子材料產業大走廊、全國重要的化合物半導體研發生產基地、全國重要的電子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全國領先的正極材料基地、全球重要的高端營養藥用材料生產研發基地等產業集群。
錨定這一目標,我省確定了“3+3+X”新材料產業體系,實施關鍵戰略材料攻堅工程,重點布局光電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醫用材料三大領域;實施先進基礎材料筑基工程,重點布局精細化工材料、先進金屬材料、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三大領域;實施前沿新材料領航工程,重點布局高性能纖維及制品和復合材料、石墨及石墨基材料、3D打印材料及高熵合金材料,支持發展室溫超導、智能仿生、液態金屬、氣凝膠材料等多個領域。
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我省新材料產業營業收入3890億元,現已基本形成了先進金屬材料、先進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電子信息材料等新材料產業體系。接下來,我省還將加強科研平臺建設,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如推動設立寶武集團武漢研發中心,加強先進鋼鐵材料研發和產業化等;實施補鏈延鏈強鏈,壯大新材料產業規模,打造全球領先硅鋼生產基地和全球硅鋼第一品牌,打造全國新能源鋰電池正極材料及電解液重要生產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