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致瞻科技第20000臺碳化硅(SiC)電動壓縮機控制器下線儀式在致瞻科技生產總部嘉善縣姚莊鎮數字化黑燈工廠舉行,這標志著致瞻科技在車用空調熱管理這一垂直細分行業產業化方面,取得了從0到1的突破。
致瞻科技總經理史經奎博士表示,致瞻科技始終致力于第三代碳化硅半導體模塊和基于碳化硅的先進電力電子變換系統的創新開發,服務于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充儲等新能源場景應用。依托10余年碳化硅半導體器件封裝和系統開發經驗和創新基因,公司在碳化硅這條道路上開拓進取,實現多個“首創”—— 在氫燃料電池行業首次引入碳化硅高速驅動產品,市占率第一;開發出國內首款SiC IPM模塊,且實現批量上車;開發出世界首個可商用、極低成本3300V/600A大功率碳化硅功率模塊;開發出行業最大功率75kW液冷超級充電電源模塊......今天,世界首個乘用車電動壓縮機控制器“黑燈工廠”生產的第2萬套產品也成功下線。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合作伙伴華域三電的信任、供應商伙伴的傾力支持、團隊夜以繼日的努力拼搏都密不可分。
但這只是一個起點,也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未來希望與大家繼續攜手共進、砥礪前行,相信很快能在100萬臺的下線儀式上再次相聚。
致瞻科技智能制造總監徐賀博士帶來主題為《碳化硅應用的下一個戰場》的技術報告。他分享了幾個觀點:
1. 電動汽車市場及其帶動的充儲市場(主驅電控、車載OBC、充電樁等產品)已經足夠使得碳化硅行業具備規模化的能力,這也是最近兩年碳化硅器件價格下降如此之快的根本原因;
2. 借助碳化硅器件成本降低以及從業人員對這種新型器件心理接受度提升的“勢”,新能源汽車中如燃料電池、電動空調壓縮機等細分市場對碳化硅應用會是一個新的增量市場;
3. 待碳化硅產業的規模化完全成熟,必然會帶動工業上相關應用產業迎來一波革新,一方面由于更具性價比的碳化硅器件,會使得相關產品的系統成本較傳統方案有更明顯的優勢,另一方面待電動汽車及充儲行業發展格局確定后,工業領域必然會接受很多這些行業的外溢人才,充分促進碳化硅技術在工業中的應用。
致瞻面對汽車產品大規模量產需求,提前布局,于2022年落戶嘉善縣姚莊鎮建成的生產總部。產線的自動化率達到了100%,是名副其實的“黑燈工廠”,且已通過IATF16949質量體系認證。在這里,包括全線視覺檢測,頂尖MES系統及“虛擬電機下線技術”等黑科技蘊含其中,為產品的一致性、高質量、大批量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