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發布”11月1日消息,深圳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于近日印發《關于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促進人才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其中包括:
實施頂尖人才匯聚項目(“頂才匯”)。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高端裝備、海洋、低空經濟、新材料等領域,“一事一議”引進全球頂尖人才,提供事業平臺、科研經費、團隊支持、生活保障等一攬子“政策包”。強化對重大載體平臺的投入,實行“平臺+團隊”整建制引進首席科學家及團隊成員,健全人才引進全周期服務機制,打造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閉環。
實施企業人才匯聚項目(“企才匯”)。營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未來產業等領域,突出市場需求導向,分類分檔確定高端緊缺崗位清單,對企業聘用清單內人才給予補貼。聚焦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關鍵領域,大力引進全球拔尖創新人才,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強化“雙招雙引”聯動效應,在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過程中同步匹配人才與產業政策,一體推進、一體落地。
實施創業人才匯聚項目(“創才匯”)。打造“熱帶雨林式”的創新創業生態,以項目為牽引,貫通人才和產業、科技、金融政策,助力人才創業提速增效。對高層次人才創辦的企業或領銜的重大項目,在項目落地、科技研發、知識產權、投融資等方面給予一攬子支持。強化創新創業團隊支持,對基礎研究、成果產業化、重大技術攻關領域人才團隊給予資助。繪制全景式創客空間地圖,讓創業人才一圖速覽全市創業資源分布,及時獲取共享辦公、場租補貼等優惠政策信息。
實施青年人才匯聚項目(“青才匯”)。對新引進入戶35歲以下的博士畢業生、境內外知名高校碩士及本科畢業生,分別給予相應生活補貼;各區可結合重點領域和產業發展需要擴增補貼覆蓋范圍;符合條件的外籍和港澳臺青年可同等享受補貼。堅持不唯名、只唯實,在我市科技計劃和人才項目評審中向青年科學家適當傾斜,引導支持其在重大科技任務中“挑大梁”、“當主角”。加強市區聯動,著力解決青年人才子女入托入學、住房等實際困難,讓其在深圳安身、安心、安業。
加快建設戰略人才力量。優化實施杰出人才培養專項,定期遴選若干名具有成長為大師和戰略科學家潛力的培養對象。聚焦“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依托重大項目“揭榜掛帥”培養科技領軍人才。對遴選和培養的國際一流領軍人才及團隊,給予充分科研和經費使用自主權,實施中長期考核。培養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后備力量,動態調整博士后在站生活補貼、出站留深補助。實施優秀科技人才培養項目,按青年項目、優青項目、杰青項目分別給予資助。實施卓越工程師“協同培育”,構建校企深度合作、社會全面參與的深圳特色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在工程類院校實行校企“雙導師制”。實施高技能人才培育激勵專項,支持設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平臺載體,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廣泛開展高技能人才職業技能培訓,給予相應資助或補貼。每年評選“鵬城卓越工程師”“鵬城工匠”“技能菁英”,給予相應獎勵或資助,納入高層次人才服務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