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約三個月,中芯集成-U(688469)聯合上汽、小鵬、博世、寧德時代等投資設立的碳化硅項目運營平臺宣告成立。
中芯集成10月24日晚間公告,近日公司新設立合資公司芯聯動力科技(紹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聯動力”)已完成了工商注冊登記手續,并取得紹興市越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核發的《營業執照》。其中,芯聯動力注冊資本5億元,其中,中芯集成投資2.55億元,為控股股東。
中芯聯動力定位為車規級碳化硅(SiC)制造及模組封裝的一站式系統解決方案提供者。
芯聯動力控股股東、中芯集成CEO趙奇表示,中芯集成已經成為新能源產業核心芯片的支柱性力量,公司營收產生于新能源汽車和風光儲等新能源工控方面的占比已經超過80%。此次聯合產業鏈重要伙伴一起,是要在SiC MOS方面實現技術領先和大規模量產,支撐國內在新能源汽車和風光儲等中、高端應用上實現自主可控、技術領先、規模充足,進而為國內新能源產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和快速迭代發展奠定器件級基礎。
從股東背景來看,中芯聯動集結了多家中外新能源企業、車企以及半導體企業,創始股東包括中芯集成、芯聯合伙和博原資本、小鵬星航資本、立訊精密家族辦公室立翎基金、上汽尚頎資本和恒旭資本、寧德晨道投資、陽光電源等新能源(包括汽車與能源)領域知名企業旗下的產業投資機構。此外,重慶、江西、陜西等多地地引導基金以及地方國資也從中參與。
芯聯動力董事長袁鋒表示,中國新能源產業已經逐漸成為全球的“領跑者”,推動了產業鏈的加速升級、產品的快速迭代和技術的持續創新,中芯集成和芯聯動力致力于為中國的新能源發展提供芯片的系統解決方案,支持新能源產業的升級與創新。本次中芯集成聯合各方產業巨頭投資設立芯聯動力,主要是配合公司發展戰略及業務需要,引入產業鏈上下游,推動公司產業垂直整合,實現公司全產業鏈布局,從而在碳化硅這一新興戰略領域打造持續全球領先優勢。
碳化硅憑借高電壓、高頻、低消耗等優勢,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的轉換效,已經開始大規模的應用于新能源電動汽車以及充電樁等領域。據法國知名咨詢公司悠樂(Yole)發布《功率碳化硅2022年度報告》預測,2027年全球功率碳化硅的市值將達到63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4%。
上汽集團旗下產業投資平臺尚頎資本表示,碳化硅功率產品正處于行業爆發的前夜,芯聯動力作為全球領先的碳化硅功率器件供應商,具有豐富的功率器件量產開發及質量管控經驗,很好的契合尚頎資本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
小鵬汽車旗下產業投資平臺星航資本也表示,小鵬汽車是國內首家量產800V碳化硅高壓平臺車型的車企,也在持續關注國內優質的碳化硅企業,而芯聯動力在主驅逆變碳化硅芯片、模塊等方面的研發加速推動了碳化硅產品的國產化,未來雙方將推動芯聯動力持續為全國乃至全球的用戶提供優質“中國芯”。
立翎基金認為,SiC器件對硅基器件的替換在汽車電子應用中已成確定趨勢,當下正處在產業二次加速發展的關鍵階段,下個大量產節點即將到來。
據記者獲悉,中芯集成作為芯聯動力控股股東,是目前國內少數能夠實現大規模碳化硅MOS量產的公司,車規級碳化硅MOS產品出貨量為全國領先,截至2023年6月底,具備2000片/月(6英寸)產能,其碳化硅MOS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今年上半年,中芯集成汽車業務同比增長超5倍,直接帶動公司的主營業務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