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近日,重慶市委辦公廳、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深入推進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7年,重慶市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建設取得顯著進展,重點實現規模能級、創新賦能、結構優化、綠色低碳轉型、空間布局、企業主體升級六個方面實現新突破。
《方案》提出加快構建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包括聚力打造主導產業集群、升級打造支柱產業集群、創新打造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培育壯大“新星”產業集群,并深入實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
在加快構建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主要內容中,《方案》提出要聚力打造主導產業集群,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大力發展汽車芯片、汽車軟件、電池等關鍵系統及其核心零部件,推動傳統燃油汽車零部件企業加快轉型,構建國內最為完整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配套體系。
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引導品牌商和整機制造企業加大中高端計算機、智能手機在渝布局力度,做優做強兩大地標特色產品。加強服務機器人、服務器、物聯網設備、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等新型智能終端產品培育,豐富電子終端品類。實施化合物半導體、車規級芯片、柔性面板等一批標志性項目,提升特色工藝集成電路和新型顯示領域核心競爭力。加快印刷電路板、傳感器、被動元器件等電子元器件發展,構建更為完整的電子元器件配套體系。
發展先進材料。加快冶金、建材、化工等原材料工業產品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輕合金、優特鋼、精品銅材、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高端合成材料,加快形成一批優勢產品。加強光伏材料、鋰電材料、氫能材料、特種玻璃、特種陶瓷、特種金屬功能材料、特種氣體等產業培育,打造產業新增長點等。
在升級打造支柱產業集群中,《方案》提出發展智能裝備及智能制造。加強工業機器人、建筑機器人、數控機床、智能檢測裝備等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研發應用,推動關鍵技術產品與智能制造協同發展等。
發展軟件信息服務。深入實施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滿天星”行動計劃,加快創建中國軟件名城和中國軟件名園。發揮軟件重大項目引領作用,推動軟件開源生態建設。加強工業軟件、汽車軟件、重點行業應用軟件等技術產品研發,豐富軟件信息服務產業體系。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研發應用,提升軟件定義與服務增值能力。
在培育壯大“新星”產業集群中,《方案》提出發展衛星互聯網。加快衛星通信網絡建設,擴大網絡覆蓋范圍等。以商業營運為牽引,帶動低成本衛星、衛星高集成度系統、通信芯片、通信模組等環節發展,延展產業鏈條。推動支持衛星通信技術的通信芯片、通信模組在汽車、消費類電子等產品中植入,擴展應用場景。
發展元宇宙。加強人機交互、先進計算等技術研發,加快交互終端產品發展,突破人機交互瓶頸,增強人機交互體驗。加強三維圖形圖像引擎、數字建模、數字設計等數字工具研發,做好IP培育和保護,繁榮數字內容等。
發展前沿新材料。加快氣凝膠、石墨烯、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s)等產業化、商業化步伐,促進超材料領域發展。加強第四代化合物半導體材料、智能材料、新型超導材料、新型儲能材料等研發布局,爭取形成一批具有廣泛帶動性的創新成果。
發展高成長性產業。聚焦細分領域,突出專業化、區域化發展路徑,培育壯大功率半導體及集成電路、AI及機器人、服務器、智能家居、傳感器及儀器儀表、智能制造裝備、動力裝備、農機裝備、纖維及復合材料、合成材料、現代中藥、醫療器械等一批高成長性產業集群,進一步豐富全市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