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快速發展,RISC-V(全稱為第五代精簡指令集,是一種基于精簡指令集計算機原理的開源指令集架構)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成為全球芯片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開放指令集架構RISC-V以“指令集應免費”為宗旨,在全世界形成普遍共識與積極投入。
近日,作為全球RISC-V三大國際峰會之一的2023 RISC-V中國峰會在京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我國有望于2025年取得RISC-V產業鏈上下游的集體突破,實現高端處理器芯片產業的自立自強。
RISC-V市場規模已超百億顆
北京開源芯片研究院公布第二代“香山”(南湖)開源高性能RISC-V處理器內核等,性能已超過ARM A76;平頭哥發布首個自研RISC-V人工智能平臺,支持運行170余個主流人工智能模型;算能發布基于RISC-V架構的融合服務器集群,可以為下一代云計算、人工智能、數據分析提供支撐;奕斯偉計算發布國內首顆基于國產工藝平臺的RISC-V車載微控制單元……在峰會期間,11家企業發布了12項RISC-V新成果。隨著這些新技術、新成果和新產品的涌現,我國RISC-V生態進一步豐富,也將為全球芯片產業快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作為世界上最豐富和開放的指令集架構,RISC-V的發展已勢不可擋,市場上已經有超過100億顆RISC-V芯片。”RISC-V國際基金會CEO Calista Redmond在峰會主旨演講中說。峰會上,百余家業界企業、開源社區等機構齊聚,會場里海內外面孔涌動。
RISC-V已成為全球處理器生態發展的重大變革機遇,中國深度參與其中,是生態中的重要推動者和貢獻者。據RISC-V國際基金會披露,截至2022年,市場上量產的RISC-V處理器已經達到100億顆,其中有50%來自中國。
開放模式吸引大量機構入局
連日來,國內RISC-V領域進展捷報頻傳。國內RISC-V高性能計算芯片初創企業進迭時空完成數億元融資;芯來科技完成新一輪融資;賽昉科技發布全球首款RISC-V大小核處理器子系統解決方案……一位國內計算領域資深專家告訴記者,開源RISC-V出現以后,由于架構先進并且采取開源模式,得到各界支持,如今RISC-V已經成為中國許多領域CPU(中央處理器)架構的首選,包括物聯網、工業、醫療、智能網聯汽車等等,而這種趨勢還在持續發展。
北京開源芯片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包云崗說,RISC-V作為一種開源指令集,其開放性可以對設計人員在芯片開發中給予更大的自由度與創新空間。隨著AI算力和大模型數據遷移需求增加,RISC-V能夠在其中發揮很大的作用。他認為,RISC-V的開放性能夠帶給行業更多的創新機會,尤其是面對未來的一些應用場景。
北京面向全球開放應用場景
當前,北京市正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構建“2441”高精尖產業體系,RISC-V是其中大力發展的重點領域。
為搶抓RISC-V發展窗口期,市經信局組織產業界于2021年共同發起成立開芯院。在市經信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及海淀區政府聯合支持下,開芯院創新產學研協同模式,探索出了“企業出題、開芯院答題、市場閱卷”模式。所謂企業出題,是由企業和開芯院共同提出RISC-V領域的目標和主線任務,形成重點任務清單;開芯院答題,是指由開芯院牽頭聯合企業共同開展“香山”技術攻關與工程優化;市場閱卷,是指利用開芯院知識產權分級開源共享機制,鼓勵企業基于開芯院成果研發多樣化高性能芯片產品,同時積極為企業開放各類應用場景,大幅加速RISC-V中高性能應用落地。
市經信局電子處副處長郭新賀介紹,北京市已擁有一批RISC-V創新企業,各類創新產品不斷涌現發布,成為全球RISC-V合作交流、生態發展、創新創業的產業高地。未來北京將面向全球RISC-V創新產品開放應用場景,牽引RISC-V技術和生態加速完善成熟。
“到2030年,北京將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RISC-V產業生態中心。”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蘇森表示,依托開芯院等單位打造全球化的高水平開源芯片社區,北京將發揮智力資源密集、資本活躍、先行先試政策等優勢,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開源芯片產業高地。
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專職副主任何建吾介紹,開芯院成立以來,海淀在辦公空間、人才服務、公租房等方面給予了支持,并通過“揭榜掛帥”“應用場景”等專項支持RISC-V方向關鍵技術攻關,鼓勵領軍企業及整機廠商提供技術應用場景和試用環境。接下來,海淀區將加大對RISC-V開源芯片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并繼續為全球RISC-V生態伙伴提供一流創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