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碳化硅和氮化鎵等在光電子領域的發展已取得顯著的進展。寬禁帶光電子半導體具有較高的電子飽和漂移速度和電子遷移率,使其在高功率應用中表現優異,具有的高頻特性優勢使其在高頻應用中具有潛力。碳化硅和氮化鎵的光電探測器因其快速響應時間和高靈敏度在通信、安防、醫學成像等領域取得了突破。在紫外光源方面有很好的應用前景,例如用于水質監測、紫外線消毒等領域。
2023年7月26日,“2023功率與光電半導體器件設計及集成應用論壇”于西安開幕。論壇由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CASA)指導,西安交通大學、極智半導體產業網(www.ynpmqx.com)、第三代半導體產業主辦,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人才發展委員會、全國半導體應用產教融合(東莞)職業教育集團聯合組織籌辦。
開幕大會上,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微電子學院)副院長、教授張保平做了題為“寬禁帶光電子半導體發展現狀及趨勢”的主題報告,碳化硅和氮化鎵等寬禁帶光電子半導體在光電子領域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其高功率、高頻、高靈敏度等優勢使其成為眾多領域的重要解決方案。報告指出,寬禁帶半導體的帶隙涵蓋了深紫外~可見光~近紅外波段,被用于制作多種光電子器件,包含發光二極管(LED)、邊發射激光器(EEL)、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VCSEL)和探測器等。至今部分器件已經得到產業化,如LED在國內產業化程度極高,已經被廣泛應用于照明、顯示、農業、殺菌消毒等領域;高端產品Micro/Mini-LED正處于研究開發的鼎盛期,國內剛剛落地全球首條Micro-LED顯示屏生產線,前景可期;紅光氮化物LED的性能也逐年提高,基于氮化物的RGB 三色光源值得期待。國內的科研團隊報告了國際先進的性能指標,近兩年有幾家企業相繼成立并開始了相關產品的生產,有望突破國際壟斷。VCSEL方面,無論國內還是國際,仍處于研發初期,目前有日亞、索尼和斯坦雷電氣等跨國企業參與到器件的研發,國際上VCSEL的性能已經接近實用化水平。在大陸,廈門大學為主的科研團隊實現了電注入GaN 基VCSEL,分別于2014 年獲得了電泵藍紫光VCSEL 激射,2016年在國際上首次獲得了“green gap”內的黃綠色發光VCSEL,并且實現了室溫連續激射,2021年獲得了國際上最短波長(276 nm,光泵)VCSEL。
嘉賓簡介
張保平,1983年本科畢業于蘭州大學物理系,1986年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三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1986-1989年在十三所工作。1994年于日本東京大學工學部獲得博士學位。1994-2005年在日本學習工作,主要在理化學研究所和夏普公司進行半導體材料的外延生長、檢測與器件研制。2006年加入廈門大學,任閩江學者特聘教授至今,現任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國家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副院長。主持國家863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基金委重點和面上項目,科工局基礎科學挑戰專題等。目前主要進行第三代半導體GaN材料與器件研究,研制了高品質GaN諧振腔,率領團隊在大陸唯一報道了GaN半導體VCSEL,在國際上首次實現綠光波段和UVC波段VCSEL,以及InGaN量子阱激子極化激元激射。2014~2021年連續入選愛思唯爾(Elsevier)社發布的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任“Semiconduc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執行編輯,“Nano-Micro Letters”《發光學報》《人工晶體學報》等編委。
CASICON 系列活動簡介
“先進半導體產業大會(CASICON)” 由【極智半導體產業網】主辦,每年在全國巡回舉辦的行業綜合活動。活動聚焦先進半導體產業發展熱點,聚合產業相關各方訴求,通過“主題會議+項目路演+展覽”的形式,促進參與各方交流合作,積極推動產業發展。CASICON 系列活動將以助力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為己任,持續輸出高質量的活動內容,搭建更好的交流平臺,為產業發展貢獻應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