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交所官網信息顯示,愛士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愛士惟)在滬市科創板披露招股書申報稿。
招股書顯示,愛士惟主要從事新能源電力技術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光伏并網逆變器、儲能逆變器和智能充電樁等。
當前,愛士惟并網逆變器為其營收主力,但其并網逆變器毛利率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第一大客戶為SMA集團。同時,其通過持續發力境外市場等方式,嘗試改變此前主要向境外客戶SMA供貨的局面。
▍并網逆變器成營收主力
據招股書披露,2020年至2022年,愛士惟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7.88億元、9.81億元、21.5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187.32萬元、-416.27萬元、1.04億元。
從營收構成來看,報告期內,愛士惟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7.77億元、9.68億元、21.37億元。其中,該公司并網逆變器銷售收入分別為6.25億元、8.69億元、20.47億元,報告期內占比分別為80.46%、89.76%、95.78%,成營收主力。愛士惟逆變器半成品、充電樁及其他的收入主要來自向SMA銷售逆變器半成品的收入,占比逐年減少。
據招股書顯示,愛士惟坦言,該公司存在產品類型單一及新產品市場開拓不及預期的風險,“與同行業競爭對手相比,公司在地面電站并網逆變器、工商業儲能逆變器等方面的產品仍然有待豐富。同時,公司戶用儲能逆變器及充電樁等新產品仍處于前期市場開拓階段,報告期內收入金額較小。”
據了解,2022年,愛士惟儲能逆變器量產并實現銷售收入2256.09萬元,充電樁實現銷售收入為149.17萬元。
產品方面,其中,在今年SNEC展會上,愛士惟展出近30款產品與解決方案,包括:320kW的大功率段工商業光伏并網逆變器、新一代三相儲能逆變器5-12kW以及微型光儲一體機等。
產能方面,報告期內,愛士惟并網逆變器銷量分別為17.61萬臺、26.28萬臺、56.15萬臺;產量分別為18.53萬臺、26.52萬臺、62.88萬臺;產能利用率分別為56.33%、66.98%、78.79%。
愛士惟方面表示,目前,該公司產能處于飽和狀態,“已無法支撐公司業務規模的繼續拓展,因此公司亟待擴大產能,滿足業務發展的基本要求”。
此次IPO,愛士惟擬募資15億元。其中,5.39億元投資智能光伏逆變器等能源管理系統產品生產項目,3.13億元用于上海研發中心升級項目,1.98億元用于全球營銷網絡建設項目,4.50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將拓展歐洲、北美等海外市場
報告期內,愛士惟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8.14%、87.34%和65.69%。其中,全球逆變器廠商SMA集團為愛士惟第一大客戶。
值得一提的是,愛士惟前身是SMA集團的中國全資子公司,2019年,經管理層收購之后成為一家內資公司獨立運作。
但需要注意的是,報告期內,來自SMA集團的收入占比分別為96.33%、49.34%和18.22%,呈現逐年下滑的發展態勢。對此,愛士惟方面解釋稱,銷售收入金額下降,受SMA集團下游客戶需求變化影響。
同時,愛士惟表示,“實際上2021年和2022年來自SMA集團的訂單并未顯著減少,2022年尚有大幅度提升。銷售額下降主要是SMA產品所需的IGBT、MOSFET半導體、IC等部分物料存在短缺。”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愛士惟通過持續發力境外市場等方式,嘗試接觸除SMA集團外的更多客戶。
其中,2020年,愛士惟客戶以SMA為主,該年外銷收入占比較高,境內業務尚處于起步階段。而自2021年以來,該公司開始大規模拓展境內外市場,境內逐步拓展了正泰電器、天合光能、創維集團、中來股份等客戶;境外逐步拓展了西門子KACO等客戶,改變了原來主要向境外客戶SMA供貨的局面。
截至目前,愛士惟銷售范圍包括:亞洲、歐洲、南美、非洲、澳洲等市場,所生產的逆變器產品銷往中國、荷蘭、波蘭、西班牙、意大利、德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其中,在今年德國慕尼黑舉行的國際太陽能展(Intersolar Europe)上,愛士惟與光伏與儲能系統供應商德國IBC Solar達成合作,進一步開拓德國以及歐洲市場。
對于未來規劃,愛士惟方面表示,將繼續扎根發力國內市場,并拓展歐洲、南美、非洲、亞洲、澳洲及北美等地市場。
▍或存毛利率波動且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風險
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愛士惟或存在毛利率波動且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的風險。
具體來看,報告期內,愛士惟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5.02%、11.96%和19.47%。其中,作為營收主力的并網逆變器毛利率分別為14.04%、11.38%和19.69%。對此,愛士惟表示,波動原因主要是由于該公司銷售區域結構、業務類型結構變化等綜合因素影響所致。
與此同時,根據招股書披露,愛士惟并網逆變器毛利率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毛利率。報告期內,在同行業可比公司中,陽光電源、錦浪科技、上能電氣、固德威、禾邁股份、昱能科技、艾羅能源和首航新能并網逆變器的平均毛利率分別為37.40%、33.25%和33.46%。
對此,愛士惟解釋稱,一方面業務結構中低毛利的SMA逆變器生產合作業務占比較大,該部分低毛利業務整體拉低了平均毛利率水平。《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除去境外SMA產品,愛士惟境外自有品牌毛利率有所提高,報告期內分別為35.73%、25.60%和37.79%,自有品牌境外銷售在該公司并網逆變器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2.95%、7.59%和30.08%,正逐步提升。
另一方面,愛士惟表示,毛利率相對較低的境內市場占比較高,從而拉低了平均毛利率。報告期內,該公司境內并網逆變器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18.35%、9.91%和13.21%,收入占比分別為1.41%、49.08%和54.21%。
需要注意的是,原材料供應方面,愛士惟或存在主要原材料供應及價格波動的風險。
截至目前,愛士惟的主要原材料包括IGBT、IC等半導體器件。其坦言:“由于部分原材料的國內供應商數量有限,且相較于安森美、英飛凌等海外知名供應商,其產品質量參數尚無法完全滿足公司及客戶對于產品品質的要求,因此公司部分原材料采購仍以進口為主,且預計短期內無法完全實現本土化發展。”
股權結構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實際控制人張勇直接持有愛士惟19.15%的股份,通過其控制的上海卓由間接持有該公司53.59%的股份,通過其控制的上海卓酉間接持有該公司8.93%的股份,合計控制該公司81.67%的股份。
轉自:《科創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