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為適應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的需要,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等五部門近日聯合公布《關于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的決定》,對現行《積分辦法》進行修改,主要修改內容包括調整新能源車型積分計算方法、建立積分靈活性交易機制、優化其他積分管理制度等三個方面。本決定自2023年8月1日起施行。
此次《決定》主要修改了三方面內容:
第一,調整新能源車型積分計算方法。綜合考慮技術進步、成本下降和積分合規成本變化情況,按照積分供需平衡原則,調整《積分辦法》附件2《新能源乘用車車型積分計算方法》,將新能源乘用車標準車型分值平均下調40%左右,并相應調整了積分計算方法和分值上限。同時,考慮到后續新能源積分比例和分值要求仍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進行修改,《決定》規定工業和信息化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對《新能源乘用車車型積分計算方法》作出調整。
第二,建立積分靈活性交易機制。為應對積分供需失衡問題,穩定積分價格,新增“新能源汽車積分池管理”一章,建立積分池管理制度。當年度新能源汽車正積分與負積分供需比超過2倍時啟動積分池存儲,允許企業按自愿原則將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存儲至積分池,該部分積分存儲有效期5年。當年度新能源汽車正積分與負積分供需比未達到1.5倍時釋放積分池中的積分,允許企業提取儲存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當年度未使用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將返還積分池。
第三,優化其他積分管理制度。一是考慮未來碳管理需要,增加企業平均碳排放水平公示要求,提出適時研究建立與其他碳減排體系的銜接機制;二是為方便企業進一步做好積分相關工作,延長企業負積分抵償報告提交時間和完成負積分抵償歸零時間;三是為提高積分交易靈活性,規定企業購買的正積分可以抵償和結轉;四是為保障數據統計更為準確,調整了核算年度內車輛統計基準。
據悉,2017年,為促進汽車產業節能減排、綠色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原質檢總局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積分辦法》,通過建立積分交易機制,形成促進傳統汽車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協調發展的市場化機制。2020年,針對企業燃油車節能技術投入不夠、積分交易市場供需不平衡、新冠疫情影響等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對《積分辦法》進行了首次修改,完善了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引導傳統乘用車節能、關聯企業認定等制度。
近年來,全球汽車產業加速綠色化轉型,黨中央作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決策,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面臨新形勢。與此同時,《積分辦法》執行中出現機制不夠靈活、市場供需調節能力不足、積分價格波動較大等問題。為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有關部門再次啟動對《積分辦法》的修改工作。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