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機構IDC日前發布全球半導體汽車生態系統和供應鏈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電動汽車市場規模達到近1100萬輛,滲透率為14%。在供應改善、高油價、政府補貼和車企保價促銷的推動下,2022年中國電動汽車市場規模達到近700萬輛,滲透率為31.3%。
根據該機構統計,2022年全球前三大電動汽車玩家比亞迪、特斯拉和上汽通用五菱占據36.11%的市場份額。而在中國,前三名比亞迪、上汽和特斯拉在2022年占據53%的市場份額,而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前10大廠商中,除特斯拉外,本土品牌占據主導地位。
該機構分析稱,電動汽車產業參與者應繼續投資最有價值的市場,如中國、歐洲和北美,一些發展中國家也有潛力,如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而面對機遇與挑戰,汽車企業應從目標和定位出發,最大化不同業務組合之間的協同效應,主機廠需要選擇最合適的技術路線,例如低成本、上市時間和優質產品。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研發能力,尤其是軟件研發能力。
在供應鏈戰略上,車企要打造高韌性供應鏈,需要考慮改變原有的純外包戰略,更積極地從戰略角度布局上游核心零部件,如投資、合作、自研等,增強控制力和話語權。同時,構建更加數字化、智能化的供應鏈管理體系,提升彈性和敏捷性。
該機構分析師表示:“行業轉型將很快,機遇與挑戰并存。只有提前建立優勢,玩家才能領先于競爭對手,贏得最后的勝利”。
(來源:愛集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