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與 LG 將在喬治亞州的現代汽車工廠附近,投資 43 億美元興建新的電池廠,預計 2025 年底就能開始量產,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動車需求。自從美國推出《反通膨法案》后,對電動車的減稅補助就要求電池產地必須在北美生產,否則就無法獲得最高 7,500 美元的補助,直接影響車主購車意愿。為此,許多車廠和電池廠都開始規劃北美電池廠,來應付未來市場需求。
現代集團和 LG Energy 這次將投資 43 億美元,總金額由兩家公司各出一半,落腳喬治亞州布萊恩郡,預計年產能可達 30 GWh,足以供應 30 萬輛電動車生產。工程將于 2023 年下班開始,最快 2025 年底就會開始量產。「與 LG Energy 的合作,讓我們在全球電動車轉型中,建立良好基礎。」現代集團執行長張在勛表示,LGE 不僅是電池領導品牌,同時也長期合作伙伴,讓他對雙方的未來合作深具信心。
前往美國設廠,一方面是為了讓現代集團電動車在美國能獲得補助,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分散供應鏈,降低風險。因為目前全球最主要的電池供應,都集中在中國,有鑒于過去兩年的缺貨與供應鏈緊張事件,各廠商都在預做準備。即使同為南韓公司,現代也不想要單押在一家供應商。目前現代也正在計劃,與 SK On 合作,投資 50 億美元,同樣在喬治亞州設置新的電池廠,可見他們分散供應鏈的決心。
2023 年第一季,現代集團(Hyundai、Kia、Genesis)共交付了 11 萬 9 千輛純電車,雖然市場反應良好,但相比去年同期還下滑了 2.2%,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產能不足,導致等車時間漫長,消費者轉單。或許在新廠陸續完工后,現代集團的銷量才能再創新高。
(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