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以下簡稱臨港新片區)舉辦2023科創先鋒論壇。當日現場發布的臨港新片區科技創新重點產業領域緊缺人才目錄顯示,臨港四大重點產業領域預計2025年前緊缺崗位人才需求為1.2萬人左右。
據此間官方表示,臨港新片區將按照目錄重點引育人才,精準對接產業需求,推動重點產業加快發展。
臨港新片區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和智能新能源汽車四大重點前沿產業領域,通過文獻研究、問卷調查、數據分析、訪談調研、專家咨詢等方式,深入調研分析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緊缺人才需求情況,累計調研相關產業領域重點企業191家。
“調研過程中,我們有三個感受。”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黨群部工作人員胡佳表示:“一是一大批相關產業領域世界級、國家級龍頭企業集聚臨港,對緊缺崗位的產業人才需求強烈;二是產業鏈生態體系健全,每個重點產業都細分出4-6個產業鏈重點領域,譬如人工智能產業對軟件信息、數據服務、智能芯片等五個細分領域的人才都有很大需求;三是大批企業陸續進入投產、達產期,緊缺崗位需求旺盛,人才階段性緊缺情況將持續較長時期。”
臨港新片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消息顯示,從當前臨港新片區重點產業緊缺人才需求情況看,主要呈現三個特征:第一、從緊缺崗位類別看,大多為專業技術類人才。臨港新片區四大重點產業領域均具有高知識密集、高技術密集、高創新性的特點,專業技術類崗位需求最為旺盛,占比85.88%。其中,集成電路產業對專業技術類緊缺崗位需求高達97%;第二、從學歷需求看,總體要求為本科及研究生學歷,要求本科、碩士、博士的崗位占比共計80.23%;第三、從從業年限看,新片區企業更看重緊缺人才的實際工作經驗,要求具備2年以上從業年限的崗位高達77.96%。其中,集成電路產業領域對3年以上從業年限的崗位需求最多。
為加快人才集聚速度,活動上揭牌了臨港新片區金融科技人才服務中心,打造全周期服務體系,為人才和組織搭建高質高效交流平臺。當日現場,上海外服、米高蒲志集團、任仕達人才服務、外企德科人力資源、必博人力資源、美世中國、江三角律師事務所、中歐商業在線等10家國內外知名人力資源相關機構現場簽約成為“臨港新片區高端科技人才全球服務合伙人”,依靠自身全球化、數字化的服務優勢,深度疊加臨港政策資源,推進臨港新片區高端金融人才、新興金融人才的聚集。
澎湃新聞消息顯示,截至目前,臨港新片區東方芯港集聚集成電路企業220余家,投資總額達2200億;生命藍灣累計簽約116個生物醫藥項目,投資總額達357.60億元;滴水湖AI創新港已入駐簽約“人工智能”項目42個,投資總額達330億元;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近2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