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據日經中文網報道,日本政府將就引入尖端半導體對華出口管制措施展開協調。美國拜登政府2022年10月引入管制措施,提高了面向中國開發和出口超級計算機、人工智能(AI)用半導體尖端技術和制造裝備的條件,還提出希望日本和荷蘭與其統一步調。
日美荷3國高層官員于1月27日在華盛頓進行了磋商。彭博社等媒體報道稱,在當天的磋商中,日美荷達成了共識,稱日本和荷蘭也將引入美國政府已經啟動的部分對華出口管制措施。但并沒有公開相關內容的計劃,表示有可能需要數個月的時間才能實施。
1月28日,日本經濟產業相西村康稔在茨城縣筑波市內對記者表示:“出口管理是在國際合作的基礎上嚴格實施的,希望根據各國的管制動向采取恰當的應對措施”。圍繞3國的磋商,西村康稔僅表示:“屬于外交上的往來,不便做出回答”。
報道指出,日本的出口管理基于外匯法。目前,日本正在管制可轉用于武器和軍事的消費類產品的出口。要想出口指定的物品和技術,需要獲得經濟產業大臣的許可。另外,追加對象產品時,要修改政省令。如果現行法不支持新限制,還需考慮修改法律。而修改法律最少也需要幾個月。
據日本半導體制造裝置協會介紹,2021年度日本產制造裝置的國外銷售額比上財年增長51%至2.9705萬億日元。其中對中國的銷售額最多,為9924億日元(同比增長57%),占整體33%。而引進限制有可能影響日本企業的銷售額,比如日本領先的半導體設備大廠Tokyo Electron 2021財年(截至2022年3月)的合并銷售額約2萬億日元中,對中國的銷售額占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