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射頻芯片頭部企業,唯捷創芯-U(688153)從消費電子領域向汽車領域開拓。
在12月14日業績說明會上,公司高管表示,目前公司部分車規級產品已通過認證,同時公司和比亞迪、移遠通信等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力爭為車規級模組廠商實現智能汽車、自動駕駛提供高性能的解決方案。
據統計,唯捷創芯-U在4G射頻功率放大器出貨量位居國內第一。但受國際形勢以及國內疫情反復的影響,公司主要下游應用的手機行業市場需求不景氣,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實現17.77億元,同比下降約35%,凈利潤實現5771億元,同比增長三成;扣非后凈利潤同比增長1.3倍,毛利率進一步提升。
對于業績和庫存壓力,唯捷創芯-U高管在業績說明會上指出,近兩個季度營收下滑主要系全球市場疲軟,終端需求下滑。公司9月底的存貨賬面余額環比6月底減少了10%,整體庫存結構較為合理,與公司銷售產品結構也較為匹配,后續會持續推進去庫存的工作。
從下游應用領域來看,目前唯捷創芯-U營收主要來自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主要客戶是小米、OPPO、VIVO等手機品牌廠商,同時公司也正在拓展路由器行業、汽車行業及海外新客戶。
隨著5G技術的落地,車聯網在技術和商業化應用方面有序地推進,帶動了車載通信模塊市場需求的增長。目前唯捷創芯-U部分車規級產品已通過認證,同時,公司和比亞迪、移遠通信等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力爭為車規級模組廠商實現智能汽車、自動駕駛提供高性能的解決方案。
比亞迪也是上市公司IPO配售對象之一,以4975.12萬元獲配74.7萬股,其他配售對象還包長電科技管理有限公司、甬矽電子等封裝測試服務供應商以及客戶移遠通信等。自今年4月上市以來,公司股價累計下跌約4%。10月份,公司實際控制人拋出了千萬元增持計劃。
在此前機構調研中,公司高管介紹,今年來芯片行業價格壓力一直存在,客戶端會不斷尋求價格下降的機會。面對價格壓力,公司新品如L-PAMiF承壓相對較好,4G成熟的產品價格壓力較大。另外,今年唯捷創芯-U在PA模組、開關、接收端模組都有新品推出并銷售。
公司高管表示,以接收端為例,接收端模組產品在今年上半年營收實現大幅增加達到1.1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近30倍。
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在射頻功率放大器領域,國內參與者除唯捷創芯外,還包括慧智微、紫光展銳、 飛驤科技、昂瑞微等。在射頻開關和LNA領域,卓勝微在國內市場保持領先地位;韋爾股份、艾為電子等企業也布局射頻開關、LNA 領域;另外,好達電子、德清華瑩等企業也在射頻濾波器領域布局。
唯捷創芯-U產品規劃則將繼續深耕射頻前端,努力擴寬產品線。
據介紹,短期內,公司會提升5G PA模組的營收占比。因為從全球來看,公司5G PA模組相較國外廠商占比較低,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希望明年5G PA模組的市場份額能夠有較大增長。
另外,公司高集成度L-PAMiD模組產品已在今年進入小批量階段,正在品牌客戶處推廣,期待明年L-PAMiD產品能夠實現較大規模的量產銷售;公司接收端模組營收也在今年實現快速增長,上半年營收已超過1億元。明年公司將繼續努力,通過產品迭代的方式擴大市場占比。此外,公司還將大力度拓展海外客戶,發掘新的營收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