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全球第三大硅晶圓制造商環球晶圓 (GlobalWafers)在美國德州謝爾曼市舉行12英寸晶圓廠GlobalWafers America動土典禮,這也是時隔20年后,美國迎來的首座硅晶圓廠。
環球晶圓強調,美國德州新硅晶圓廠預計兩年內可陸續完成新廠建造、設備安裝、客戶送樣及量產。德州新硅晶圓廠占地58公頃,預計可為未來階段式擴建提供充足的空間。
根據此前的資料,環球晶圓新12英寸硅晶圓廠預計2025年開出產能,最高月產能可達120萬片12英寸硅晶圓,將可解決導致半導體危機的晶圓短缺問題,并就近服務臺積電、英特爾、三星等重量級大廠。
盡管官方并未揭露此次建廠的投資金額,但業界此前預估初期投資至少上百億新臺幣。
12英寸硅片漸成主流
眾所周知,12英寸硅晶圓是所有先進半導體制造廠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隨著格芯(GlobalFoundries)、英特爾(Intel)、三星(Samsung)、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和臺積電(TSMC) 等國際級大廠紛紛宣布擴產計劃,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對于優質的上游材料–硅晶圓的需求也將大幅成長。
據SEMI統計,2021年全球半導體硅片出貨面積達到141.6億平方英寸,硅片市場規模達到126.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SEMI報告顯示,全球半導體硅片出貨面積有望在2023年攀升至更高水平。
從尺寸來看,移動通信、計算機等終端市場持續快速發展,12英寸硅片正逐漸成為半導體硅片市場主流的產品,出貨面積已經從2000年的9,400萬平方英寸擴大至2021年的95.98億平方英寸,市場份額從1.69%大幅提升至68.47%,預計到2022年市場份額將接近70%。
與此同時,12英寸硅片出貨量也隨著下游需求的增長同步增長,根據SUMCO發布的全球12英寸晶圓需求預測數據,2021年末全球12英寸晶圓需求達到750萬片/月,到2025年預計將達到910萬片/月。
硅片廠商全力“搶”產能
面對旺盛的市場需求,全球各大廠商也在加速12英寸硅晶圓廠產能的擴充。
海外主要企業方面,全球前五大半導體硅片廠商都在近兩年宣布了12英寸硅片擴產計劃。
環球晶圓(全球第三)除了此次開工的美國工廠之外,還于今年3月宣布了意大利12英寸廠擴產計劃。環球晶圓指出,其意大利子公司MEMC SPA既有廠房將新配置12英寸生產線,并將成為意大利第一座12英寸晶圓廠,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開出產能;
信越化學(全球第一)在今年2月宣布,將對硅片業務進行超過800億日元(約合6億美元)的設備投資;
另一家日本半導體硅片制造商勝高(全球第二)在2021年底宣布計劃斥資2287億日元擴大12英寸半導體硅片產能,計劃2025年全面投產;
SK Siltron(全球第五)在今年3月宣布將在未來3年內將投資1.05萬億韓元擴充300mm硅片,計劃于2024年上半年開始量產;
排名全球第四的德國Siltronic則在去年10月已經宣布,計劃到2024年底投資約20億歐元用于新加坡擴產300mm硅片。
中國大陸企業方面,目前,中國大陸擁有12英寸硅片產線的企業主要有滬硅產業、中環股份和立昂微、中欣晶圓等。
滬硅產業的募投項目“集成電路制造用300mm高端硅片研發與先進制造項目”以子公司上海新昇為實施主體,將在前期30萬片/月產能基礎上,進一步新增30萬片/月的產能;
中環股份2021年末其已形成12英寸17萬片/月產能,擬到2023年底建成60萬片/月的產能目標;
立昂微衢州基地12英寸硅片在2021年底已達到月產15萬片的產能規模,在建月產10萬片的產能;
而正在闖關科創板的中欣晶圓此前已于2021年啟動12英寸大硅片擴產計劃,正在進行12英寸半導體硅片生產線項目后續投入,規劃到2022年底12英寸硅片將達到20萬片/月的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