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工信局創新產品推廣辦公室主任方海燕對《南京市加快培育新賽道發展未來產業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進行詳細解讀。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南京市未來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00億元以上,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5%左右。重點突破一批填補國內空白的關鍵核心技術,未來產業競爭優勢和示范帶動能力顯著提升,發展水平位居全國第一方陣。
到2030年,南京市未來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000億元以上,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15%左右。打造未來產業科技原始創新策源地,形成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帶動產業發展能級整體躍升,成為引領全國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力量。
為完成目標任務,南京市確定了發展未來產業的六大細分賽道。新一代人工智能方面,將加強前沿基礎理論研究、推動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并重點在工業制造、醫療健康、智能交通、城市治理等重點領域應用推廣。
第三代半導體方面,在電力電子、射頻電子、光電子、第三代和超寬禁帶半導體材料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和產業技術瓶頸,促進第三代半導體產品在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5G通信、軌道交通、智慧照明、光通信等產業領域應用。
基因與細胞方面,聚焦基因組學新技術、新一代基因測序、基因編輯、基因和細胞治療等重點領域,圍繞共性關鍵技術開展攻關,在關鍵工藝、上下游核心材料、產品開發方面形成產業集聚和協同,形成全國領先的基因與細胞全產業鏈布局。
元宇宙方面,圍繞元宇宙重點關鍵技術布局重大科技專項,積極爭取國家、省元宇宙重大科技成果在我市率先應用和產業化轉化,重點在工業制造、文旅、教育、商貿、城市治理等領域打造元宇宙場景應用。
未來網絡與先進通信方面,打造全鏈條、高端化的未來網絡與先進通信產業體系,推動新技術在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算力調度網等領域的示范應用。
儲能與氫能方面,推進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等新型儲能技術應用,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循環利用,支持開展一批氫能領域關鍵技術攻關,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配套加氫基礎設施建設。
方海燕介紹,按照南京市未來產業重點布局領域和板塊產業定位,突出優勢、錯位發展,各區(開發區)從自身比較優勢出發,明確主攻方向,重點發展1—2個未來產業。
據悉,圍繞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南京市前期將推動較為成熟的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產業發展,重點做好聚焦先行先試和產業集聚,打造重大平臺載體;加強重點企業和項目引育,壯大產業規模;拓展未來產業場景應用,培育良好發展生態等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