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中瓷電子發布并購重組修訂公告,公司擬向中國電科十三所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博威公司73%股權、氮化鎵通信基站射頻芯片業務資產及負債,擬向中國電科十三所、數字之光、智芯互聯、電科投資、首都科發、順義科創、國投天津發行股份購買其合計持有的國聯萬眾94.60%股權,交易對價為38.31億元。
根據重組預案,本次調整前的資產購買方案為,中瓷電子擬分別收購博威公司和國聯萬眾100%股權。為繼續滿足上市要求,中瓷電子對收購的股權進行了調整。
公告顯示,本次標的公司博威公司主營業務為氮化鎵通信射頻集成電路產品的設計、封裝、測試和銷售,產品主要用于5G通信基站;國聯萬眾主營業務之一為氮化鎵通信基站射頻芯片的設計及銷售,氮化鎵通信基站射頻(GaN)芯片主要客戶為安譜隆等射頻器件廠商,應用于5G通信基站建設,碳化硅(SiC)功率模塊目前已與比亞迪、智旋等客戶簽訂供貨協議并供貨,現有SiC模塊產品包括650V、1200V、1700V等。
方正證券研究員李宏濤表示,“電科十三所的以上產品屬于國內半導體市場引領者,且構筑了稀缺的IDM模式。公司積極推進氮化鎵/碳化硅三代半導體模塊的資產注入,本次收購完成后,公司有望成為實現產能擴張,憑借技術和客戶優勢,發揮協同效應,建設一流半導體制造企業”。
據悉,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微波射頻器件具有高輸出功率、高效率、高頻率、大帶寬、低熱阻、抗輻照能力強等優良特性,是迄今為止最為理想的微波功率器件,因此成為4G/5G移動通信系統中首選的核心微波射頻器件。
從行業發展來看,根據工信部發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十四五”時期我國力爭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獨立組網網絡。在基礎設施方面,力爭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到26個,到2025年我國5G基站數量將達到360萬個以上。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2021年由于芯片短缺,我國的5G建設進度已經被拖慢,未來我國5G基站建設數量將呈現較為平穩的節奏,到2025年,預計累計建設的5G基站數目約在500萬個,到2030年,預計5G基站新建數量合計可達1000萬個。
在SiC板塊,根據YOLE測算,2021年全球SiC功率模塊市場規模(10.9億美元)中63%由汽車行業貢獻,規模達6.85億美元;而到2027年預測SiC功率模塊市場規模(62.97億美元)中更是有79%由汽車行業貢獻,規模達49.86億美元,復合增長率39%,增長速度為SiC功率模塊下游行業中最快。而國聯萬眾碳化硅功率模塊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工業電源、新能源逆變器等領域。
添翼數字經濟智庫高級研究員吳婉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談道:“中瓷電子此次收購將實現GaN通信射頻芯片和SiC功率模塊的IDM布局。公司作為國內精密電子陶瓷外殼龍頭,背靠中電十三所,有望充分享受下游高景氣傳導和國產替代化浪潮。收購完成后,有利于中瓷電子拓展業務版圖,實現產能擴張,發揮協同效應,有望增強公司抗周期性風險能力,提高持續盈利能力,從而促使股東投資回報率升高。”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此次收購,交易對象均作出業績承諾。根據業績承諾補償測算,并購資產在2022-2025年期間預測凈利分別為3.7億元、3.9億元、4.2億元與4.6億元。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瓷電子此次收購意義非凡。一方面可以獲得優質資產,實現進軍第三代半導體的戰略規劃,另一方面,標的資產處于新興產業,且具有一定的市場地位,有助于提升公司資產質量。但由于收購溢價較高,未來業績增長或將承受一定壓力。”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