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官網消息稱,由我國牽頭制定的首個自動駕駛測試場景領域國際標準ISO 34501: 2022 Road vehicles — Test scenarios for automated driving systems — Vocabulary《道路車輛自動駕駛系統測試場景詞匯》已于10月正式發布。
近年來,隨著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在全球的迅速興起,自動駕駛測試評價相關標準成為各個國際標準化組織的重點工作方向。2018年4月,我國向國際標準化組織道路車輛委員會(ISO/TC22)提出自動駕駛測試場景國際標準提案,獲批組建自動駕駛測試場景工作組(ISO/TC22/SC33/WG9)并擔任工作組召集人。隨后,我國結合自身產業發展實踐,聯合德國、日本、英國、荷蘭、美國等二十余個國家的專家,圍繞自動駕駛測試場景共同規劃了一系列國際標準項目,包括ISO 34501場景詞匯、ISO 34502安全評估框架、ISO 34503設計運行范圍、ISO 34504場景分類、以及ISO 34505評價與用例生成等。
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表示,ISO 34501是該系列中首個發布的國際標準,主要規范了自動駕駛系統、動態駕駛任務、設計運行范圍及條件等概念,明確了場景、動靜態環境和實體要素之間的關系,并形成了包括功能場景、抽象場景、邏輯場景和具體場景在內的場景層次描述規則。該標準作為自動駕駛系統測試場景的重要基礎性標準,滿足了行業在開展自動駕駛測試評價相關工作時采用標準化語言描述測試場景的需求,將廣泛應用于全球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及產品的研發、測試和管理,為智慧出行、區域接駁及道路運輸等各類自動駕駛應用提供重要基礎支撐。
文章同時稱,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組織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以國際國內標準同步研究、同步制定為原則,充分發揮我國汽車產業應用場景豐富、技術創新活躍等優勢,加快推進自動駕駛先進技術研發、基礎場景庫建設應用及行業測試評價能力建設,持續提升我國在國際標準法規體系建設和產業融合發展方面的參與度和貢獻度。
與此同時,國內也在加快自動駕駛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的建設進程,以匹配自動駕駛行業的快速發展。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自動駕駛相關企業5682家。2022年上半年,我國新增自動駕駛相關企業201家。近10年來,我國自動駕駛相關企業注冊量整體呈上升趨勢。2019年新增1087家,同比增長12.64%。2020年新增848家,同比減少21.99%。2021年新增1130家,同比增長33.25%。
自動駕駛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加速了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進程。9月16日,工信部科技司發布了《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22年版)》(征求意見稿)。
《建設指南》提出,到2025年,系統形成能夠支撐組合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通用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制修訂100項以上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涵蓋組合駕駛輔助、自動駕駛關鍵系統、網聯基礎功能及操作系統、高性能計算芯片及數據應用等標準,并貫穿功能安全、預期功能安全、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等安全標準,滿足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產業發展和政府管理對標準化的需求。
《建設指南》進一步展望,到2030年,全面形成能夠支撐實現單車智能和網聯賦能協同發展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
日前,工信部在回復百度李彥宏《關于加快自動駕駛無人化政策創新,突破與發展不相適應的政策瓶頸,支撐技術全球領先地位的提案》中稱,智能網聯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未來方向,也是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戰略選擇。近年來,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飛速發展,目前正處于技術快速演進、產業加速布局的關鍵階段。您提出的建議對推動我國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提升我國汽車產業全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截止目前我國已建設17個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區,推動全國26個省(市)出臺管理細則,開放3200多公里測試道路,發放700余張測試牌照,并在上海、北京、長沙等地開展載人載物示范試點。
近日,重慶、武漢兩地政府部門發布自動駕駛全無人商業化試點政策,并向百度發放全國首批無人化示范運營資格,允許車內無安全員的自動駕駛車輛在社會道路上開展商業化服務。
除了國家層面,地方同樣在加快完善自動駕駛法律法規及標準建設。
今年6月6日,深圳五部門發布《深圳市培育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的通知,通知表示,為搶抓汽車智能化、網聯化和電動化發展機遇,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發展,建設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和應用高地,結合深圳市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行動計劃。
至6月23日下午,《管理條例》在深圳市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上獲表決通過,宣告我國開始進入高階自動駕駛合法上路新階段。
《管理條例》指出,到2025年,深圳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產業基礎研發能力明顯增強,培育一批智能零部件供應鏈重點企業,實現網聯化先發引領、智能化大幅躍升、電動化全面滲透。
根據規劃,到2025年,深圳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營業收入達到2000億元,形成10家以上營收超百億企業和20家以上營收超十億企業的戰略梯隊,培育和引進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企業,產業集聚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和應用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