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沖突之后,由于收到西方的制裁,俄羅斯面臨芯片荒危機。今年初,俄羅斯最大半導體制造商 Mikron 準備了一個投資項目,計劃將產能擴大兩倍(每月達 6000 片),用于生產 180-90nm 的芯片。不過為了實施這一項目,該公司需要大約 100 億盧布(約 11.4 億元人民幣)。
近日,俄羅斯政府宣布,將斥資 70 億盧布(約人民幣 8 億元)的金額,支持俄羅斯最大的半導體公司 Mikron,用以提升其芯片產能,不過這些資金是以 Mikron 生產設備為擔保的 10 年期貸款。
據了解,Mikron 目前能以 0.18 微米到 90 納米的制程技術來生產半導體,這些并不先進的成熟制程足以生產交通卡、物聯網、甚至是一些通用處理器芯片。
據悉 Mikron 是俄羅斯唯一一家能夠生產 180nm 以上芯片的半導體供應商,也是俄羅斯目前最大的芯片公司,既可以代工又可以設計。其余的公司如 Angstrem 主要使用 600nm 技術為軍工聯合體 (MIC) 制造產品。Mikron 2021 年的收入為 56.9 億盧布,凈利潤 2.57 億盧布。
IT之家了解到,今年 4 月,俄羅斯政府宣布了新的半導體計劃,預計到 2030 年投資 3.19 萬億盧布(約 384.3 億美元)。該資金將用于開發本土半導體生產技術、國內芯片開發、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本土人才培養及自制芯片和解決方案的市場推廣。其中,半導體制造方面,俄計劃投資 4200 億盧布(約 50 億美元)開發新的制造工藝和后續改進。短期目標之一是在 2022 年底前使用 90nm 制造工藝提高本地芯片產量,更長期目標之一是到 2030 年實現 28nm 芯片工藝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