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長江日報記者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李德群去世,享年78歲。
李德群為江蘇省泰縣人,于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的兩位堂哥——李德仁和李德毅,一位是世界著名的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武漢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一位是自動駕駛泰斗,指揮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兄弟三人被譽為“一門三院士”。
“愛我中華、興我家邦”,是李德群曾祖父于1890年光緒年間親筆手書80字家訓中第一句,家訓至今仍被懸掛于他家院士舊居廳堂上。兄弟三人也謹遵教誨,都在留學海外之后,放棄國外發展機會,歸國科研。
1986年,李德群赴美國康奈爾大學訪學,并收到了留美工作的橄欖枝,其薪酬相比國內當時的月工資而言,是一筆天文數字。然而,他卻毅然選擇回國,參與籌建塑性成形模擬及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率先開創數字化材料成形研究的新方向。
作為材料成形專家,他秉承“國家需要什么,我們就研究什么”,用敢拼搏、敢啃硬骨頭的精神,實現了我國該領域與國外發達國家之間,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轉變。他在國際上率先提出“表面模型”的概念和思路,至今仍是塑料注射成形模擬研究領域的主流技術;他和團隊研發出我國首個國產塑料注射成形模擬系列工業軟件,被廣泛用于國防、汽車、電子等關鍵產業的1000余家單位,產生了顯著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材料要成形,學生更要成才。李德群院士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在國外收集整理的全部技術資料提供給青年教師使用,并力薦中青年教師承擔教材編著任務,他主推年輕人承擔“八五”和“十五”國家攻關課題第一負責人的位置,他謙讓年輕人名列省部級獎項榜首。
科研上,他不斷進取引領著我國智能制造行業的發展,三次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一次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育人上,他不遺余力托舉晚輩的高尚師德,詮釋著材料報國、重德育才的師者之心,2022年,由他領銜的材料學院數字化材料成形教師團隊,獲得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面對榮譽,李德群曾說:“我個人的作用有限,成績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要感謝我的團隊,感謝黨的正確領導,感謝我們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