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見聞消息,受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高、美元走強等不利因素刺激,韓國8單月逆差達95億美元,創2000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9月1日發布的韓國8月進出口統計顯示,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貿易逆差較7月份的48億美元擴大了近一倍,達到95億美元,逼近1-6月104億美元的貿易逆差總額。
其中,8月韓國出口達566.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6%,連續22個月保持增長勢頭。但因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推高了進口成本,該國8月進口額661.5億美元,同比大增28.2%。
由于韓國生產芯片、顯示器、成品油等對全球經濟至關重要的產品,因此其貿易數據通常被視作是國際需求的“晴雨表”。數據顯示,該國出口收入的最大來源——半導體出口8月同比下降了7.8%,時隔26個月首度減少。不過,汽車出口量增長了35.9%,充電電池出口增長了35.7%。
韓國投機機構KB Securities 經濟學家 Kim Hyo-jin 表示:
“鑒于進口不太可能像出口那樣下降,我們預計貿易逆差至少會持續到明年年初......關鍵是能源價格,無論是石油還是天然氣,周圍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在貿易逆差走闊的背景下,為進一步提振出口,8月31日韓國政府多部門聯合發布了《增強出口競爭力戰略》,韓政府將提供史上最高的351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81萬億元)融資支持,管控對華出口下降、芯片價格下跌和能源成本高企三大利空因素,同時支持韓國出口主力產業的技術研發。
創紀錄的貿易逆差也打擊了韓元匯率。截至發稿,美元兌韓元匯率上攻突破1350關鍵點位。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表示,突破該水平可能為邁向1370點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