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網獲悉,西力科技(688616.SH)日前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浙江西力擬以自有資金2000萬元,開展儲能類產品及其配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具體產品是為旅游、露營、釣魚等戶外活動提供綠色電源,解決地震、臺風、海嘯、火山爆發應急救災電源的便攜式儲能電池。
資料顯示,西力科技主營業務為智能電表、用電信息采集終端、電能計量箱等電能計量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對于此次子公司進軍便攜式儲能領域,西力科技稱,由于市場容量、規模等因素使公司業務進一步發展受到一定的制約。
同時,西力科技表示,開展便攜式儲能業務是立足電力、延伸產業鏈布局、進軍新能源產業的戰略體現,是基于公司長遠利益作出的慎重決策,在原有電力信息采集、電池應用技術基礎上,進軍儲能行業具有一定的優勢,有助于公司進一步拓展業務種類,提高盈利能力。
在產品技術方面,西力科技已組建研發團隊開展便攜式儲能產品BMS板的研發;利用能效采集管理系統平臺及其APP平臺拓展儲能應用功能。
在資金安排方面,西力科技強調,浙江西力目前資產負債率較低,現金流充裕,因此本次開展新業務的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不會對現有主營業務開展造成資金壓力,不會影響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開展。
近幾年,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下,國家出臺多項政策大力推進儲能產業發展,央企、國企以及地方企業開始加速儲能領域的布局。
便攜式儲能是儲能市場新的藍海分支,因具備長循環壽命、大容量大功率、安全便攜、匹配度高等獨特優勢,被廣泛應用于環保、通信、消防、電力、旅游、家庭儲能等領域,行業處于高速發展期
數據顯示,2020年以戶外露營為主的美國和以家庭備電為主的日本市場需求分別占全球的47%和30%。目前全球便攜式儲能產業鏈,如上游的電池、逆變器等,中游的集成等,集中在中國;下游品牌運營商也多為中國品牌,主要渠道以跨境電商為主。且由于產品結構、供應鏈、品牌屬性與家儲相近,便攜式儲能公司也正向家儲延伸。
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的報告數據,便攜式儲能行業的市場規模2021年已達到111.3億元,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882.3億元,且年均復合增速將維持在66%左右,行業將繼續維持快速增長趨勢,市場容量及發展潛力巨大。
來源:OF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