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網訊:據微信公眾號“上海發布”消息,5月31日上午10時,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01場新聞發布會。上海市副市長宗明、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市民政局副局長曾群、市交通委副主任劉斌、市公安局交警總隊總隊長邢培毅介紹有關情況。
上海:6月1日起,全市進入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階段
上海市副市長宗明介紹,本輪疫情發生以來,上海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日前全市單日新增本土陽性感染者人數降至兩位數(昨天29例),封控區總人數降至20萬以下,防范區總人數達到2200萬以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降新增、防反彈任務依然艱巨,需要我們繼續努力,也需要廣大市民朋友繼續給予支持和配合。
根據我市持續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總體方案的安排,6月1日起,全市將進入第三階段,即全面恢復全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階段。之前,已在奉賢、金山、崇明三個區,開展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壓力測試。下一步,我們將在嚴守不出現規模性反彈底線、確保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全面實施疫情防控常態化管理,全面恢復全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這里重點介紹幾個市民比較關心的工作措施。
關于社會面管控,實行常態化分級分類管理。若報告新增陽性感染者,按照國家風險區域劃分有關標準,劃定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并嚴格實施相應管控措施。如果目前仍處于封控區,繼續實行“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若封控區7天無新增陽性感染者降為管控區,管控區“人不出小區、嚴禁聚集”,連續3天無新增陽性感染者降為防范區。住宅小區恢復出入,除中高風險地區和封控區、管控區外,各區、各街鎮及各居村委、業委會、物業公司等,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居住本社區的居村民出入。
關于監測預警,依托檢測哨、電子哨、抽檢哨、監測哨、流調哨等,建立健全便捷靈敏的發現機制,通過“核酸+抗原、場所碼+數字哨兵、發熱門診+藥店監測”等,第一時間發現風險人員。進入有明確防疫要求的公共場所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員,須持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學校、企業等單位,要切實落實發熱零報告制度,加強人員健康監測,發現異常癥狀人員,及時送醫排查。
關于交通組織,市域交通,6月1日起,市內地面公交、軌道交通全網恢復基本運行,對江輪渡(含三島客運)有序恢復運行。終止施行機動車電子通行證制度,巡游出租車、網約車恢復正常運行。除中高風險地區和封控區、管控區外,私家車和單位用車正常出行。對駕駛機動車出入市域道口的,繼續執行核酸陰性證明查驗等措施。對外交通,6月1日起,基本恢復鐵路正常運行和旅客進出站。擇期在陸路離滬、入滬通道解除現有防疫管控措施。道路省際客運采取“一線一方案”,協商恢復。水路省際客運視情恢復。航空逐步恢復國內航班執飛我市,調整相關航司執飛上海航班的客座率。
關于復商復市,購物中心、超市賣場、便利店、藥店等商業網點有序恢復線下營業,6月1日起,客流總量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75%,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開展線上預約。農貿市場有序恢復。沐浴、美容服務采取預約、限流等方式恢復經營。郵政快遞有序恢復處理中心和營業網點,逐步全面恢復個人寄遞服務。家政、家電維修服務逐步恢復經營。各類文旅、體育場所有序恢復,6月1日起,室外類型的A級旅游景區逐步有序開放,落實“錯峰、預約、限流”等措施,客流總量不超過景區最大承載量的75%。各類影劇院、文博場所、健身房等密閉場所暫緩開放,后續視情調整。公園實行限流、錯峰有序開放。
關于復工復產復學,6月1日起,在做好防疫管理的前提下,加快企業、園區、樓宇等全面復工復產。無疫情風險區域內企業與小區間正常通行,有疫情風險的企業繼續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居家辦公或點對點通行。分階段復學復課,優先安排高三、高二、初三年級學生復學。中小學其他各年級繼續開展線上教學至本學期末。幼兒園、托兒所、托育機構等不安排幼兒返園。
關于公共服務,6月1日起,在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政務服務窗口有序開放。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除居住在中高風險地區和封控區、管控區人員外,正常返崗上班。
當前,上海疫情防控仍處于關鍵時期,需要市民朋友繼續給予理解、支持和配合。希望廣大市民繼續做好個人防護,牢記“三件套、五還要”,規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不聚集、不扎堆,加強自我健康監測。同時,主動接種新冠病毒疫苗,自覺遵守核酸檢測、掃碼、測溫等各項防疫規定。
上海:常態化核酸檢測點檢測服務免費至6月30日
鄔驚雷介紹,5月30日,我市新增9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和22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在9例本土確診病例中,7例在閉環隔離管控中發現,2例為無癥狀感染者轉歸確診病例。22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均在閉環隔離管控中發現。
截至5月30日24時,在定點醫療機構接受治療的重型患者86例、危重型28例。 5月30日,本市無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鄔驚雷介紹,近階段,我們持續開展了基于三區劃分的“抗原+核酸”組合篩查。根據篩查結果,5月30日全市共劃分封控區531個,涉及人口數約19萬人;管控區3069個,涉及人口數約45萬人;防范區66490個,涉及人口數約2250萬人。
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要求,經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決定,即時起將黃浦區打浦橋街道順昌路612弄20號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目前,我市總共有6個中風險地區。
鄔驚雷介紹,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最新發布,為適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變化,滿足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居民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需求,降低疫情防控和社會運行成本,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本市自2022年6月1日起,將公立醫療機構開展的核酸單樣本檢測價格由25元下調至16元,多樣本混合檢測價格由每人份5元下調至3.5元,抗原檢測價格由15元下調至6元。我市常態化核酸檢測點的檢測服務免費至6月30日。
上海:市、區兩級應急處置工作專班始終保持激活狀態
有媒體提問:本市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后,常態化疫情防控如何開展?一旦有新增感染者,如何及早發現、盡快處置?
宗明:6月1日以后,在疫情可控的前提下,全面實施疫情防控常態化管理,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不斷完善“四個機制”,即便捷靈敏的發現機制、及時高效的處突機制、動態調整的管控機制、自覺自律的自我健康管理機制;努力做到“四個統籌”,即統籌做好局部應急處置和常態化疫情防控,統籌強化監測預警發現和動態精準防控,統籌抓好防反彈、防輸入和防外溢,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針對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速度快、隱匿性強等特點,必須堅持“以快制快、高效處置”的策略。立足早發現,聚焦快處置,市、區兩級應急處置工作專班始終保持激活狀態,一旦發現陽性感染者,立即響應,“三公(工)一大”(公安、公衛、工信和大數據中心)協同聯動,加強流調溯源,做到“2+4+24”(即流調隊伍2小時內抵達現場,4小時內完成流調核心信息,24小時內初步查清基本情況并完成流調報告),推動管控、檢測、流調、轉運、隔離、收治等各環節高效銜接,快速、精準、科學地應急處置,盡早阻斷疫情傳播,守牢不出現規模性反彈的底線。
上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限制居民出門回家、員工上班下班
有媒體提問:昨晚已經發布小區可以恢復出入了,是不是需要查驗憑證?比如快遞小哥、家政人員、走親訪友等,他們進出小區有什么要求?
曾群:謝謝你的提問。昨天,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通告,自6月1日起,除中高風險地區和封控區、管控區外,本市住宅小區恢復出入。這是全市的統一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居住本社區的居村民出門回家、復工復產員工上班下班。
同時,為進一步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本社區的居村民進入時還需遵守一些必要的防疫要求:一是要規范佩戴口罩,配合測溫。二是要主動掃出入口的“場所碼”,亮“隨申碼”綠碼。如出入口布設“數字哨兵”的,可以出示“隨申碼”(實體身份證)刷“數字哨兵”進行核驗。沒有智能手機的老年人等無法掃碼、亮碼的居村民,單獨出行時可使用紙質離線“隨申碼”和本人身份證。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對于居住在本社區的確診出院、無癥狀感染解離人員,解除集中隔離后回社區進行居家隔離的密切接觸者,回社區進行居家隔離的密接的密接等,社區不得拒絕進入,應按規定嚴格落實好相關管控措施。
此外,對于非居住在本社區的,除了規范佩戴口罩,配合測溫,掃碼、亮碼外,還應提供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符合條件的可以進入社區。其中,對于快遞員、外賣員,我們提倡無接觸服務;對上門服務的家政員、護理員等服務人員,水、電、氣、通訊等公用事業設施維修人員,需經服務對象同意;對看望親友的訪客,也要經得親友同意。
上述相關措施,可能會給大家進入社區帶來一些不便,但在當前階段都是必要的,希望大家能夠理解支持,積極配合。
上海:自6月1日0時起,全市全面實施疫情風險地區劃分
有媒體提問:常態化疫情防控之下,如果出現陽性感染者,如何劃定風險地區?
鄔驚雷:自6月1日0時起,全市全面實施疫情風險地區劃分,若區域內無封控區、管控區,則該區域可視作為低風險地區。
一是關于中高風險地區劃分標準。原則上,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劃定是根據感染者居住的樓棟和小區、自然村、單位以及活動軌跡等來確定,根據流調及可能的風險視情適當擴大區域范圍。如果區域內14天內累計報告10例及以上陽性感染者,或發生2起及以上聚集性疫情,該區域劃定為疫情高風險地區;如果區域內14天內累計報告不超過10例陽性感染者,或發生1起聚集性疫情,該區域劃定為疫情中風險地區。如果中高風險地區14天內無陽性感染者報告,該區域轉為疫情低風險地區。
二是關于疫情風險地區管控措施。對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實施14天封閉管理,人員足不出戶,服務上門;落實相應頻次的核酸檢測。根據疫情形勢、防控需求以及陽性感染者相關場所軌跡等。必要時可采取相關區域核酸篩查、風險人群排查管控、環境清潔消毒、人員外區轉運隔離、聚集性活動限制、公共場所管控、公共交通限制等防控措施。中高風險地區內報告最后一例陽性感染者后,如連續14天無新增陽性感染者,該區域降為疫情低風險地區。
對低風險地區,按照社會面常態化管理。低風險地區的人員進入商場超市等有防疫要求的公共場所、搭乘公共交通工作等須持72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這些措施我們將根據疫情形勢和防控要求,動態進行調整。
上海:軌道交通全網絡恢復基本運行,暫不恢復周末延時運營
有媒體提問:請問市交通委領導,接下來市內公共交通恢復有什么具體安排?車次運營會恢復到疫情前嗎?
劉斌:昨天市防控辦已發布通告,6月1日起有序恢復公共交通運營。下面我就有關的具體情況再作一下介紹:為更好保障市民出行需求,本市公共交通按照“全網恢復、動態調整”要求,安全有序推動公共交通恢復運行。
自6月1日起,市域內公共交通、對外交通全網絡恢復基本運行,對江輪渡(含三島客運)有序恢復運行。初期運行間隔適當加大,并將視客流情況及時增能;6月6日起,根據客流變化、疫情管控措施變化,適時動態調整交通保障方案,直至恢復正常運行。
市域交通方面,軌道交通全網絡恢復基本運行,首末班車及運營時間恢復常態,暫不恢復周末延時運營。2號線淞虹路站以西區段及11號線上海賽車場站待方艙取消后再行恢復。11號線花橋段視疫情防控要求,由滬蘇兩地協商后另行恢復。
地面公交線路全網絡恢復基本運行,首末班車時間恢復以往平時運行狀態。疫情期間開辟的串聯專線6月1日起取消營運,公交高峰線、夜宵線暫緩恢復運行。6月6日起,公交全網絡恢復正常運行(途經中、高風險區域的公交線路實施跳站運行)。旅游線、毗鄰公交線視后續疫情防控形勢再確定恢復時間。
有序恢復“三島”客運、對江輪渡,并根據客流情況,逐步調整航線、運力、運行時間,直至恢復正常運營。
巡游出租汽車、網約車恢復正常運行,但禁止承運中、高風險區域的營運業務。離滬、就醫出行及機場、鐵路重點區域巡游出租汽車等應急保障工作同步取消。
全面恢復共享單車運營,督促運營企業加強共享單車管理,加強重點區域車輛運維保障,做好淤積車輛清理調度,安全、規范、有序開展本市共享單車運行管理。
對外交通方面,浦東、虹橋兩大機場逐步增加國內航班,適當提升國際航班客座率。
鐵路上海站、上海虹橋站持續運行,上海南站、金山鐵路恢復基本運行,逐步增加各站到發列車數量。上海西站、南翔北站、安亭北站、安亭西站、松江站、松江南站、金山北站將于6月20日左右恢復辦理客票業務。
道路省際客運、水路省際客運視起訖地防控政策,一線一方案協商恢復。
上海:6月1日零時以后,私家車可以在全市范圍內跨江、跨區域通行
有媒體提問:請問市公安局交警總隊,6月1日起私家車、企業車輛等社會車輛可以跨江、跨區域通行了嗎?室內交通限行政策有沒有什么變化?駕駛機動車出入高速道口有什么防疫要求?對于市民行車安全有什么提示?
邢培毅:昨天市防控辦對外發布了通告,其中第三條機動車恢復通行,為了貫徹落實好這一規定,市公安局將在6月1號零時以后,取消原來設置在越江橋隧、區區交界地方的防疫查控崗位,同步移除相關路障設施。屆時,私家車可以在全市范圍內常態通行,包括跨黃浦江,包括跨16個區之間可以通行。
私家車市內交通限行乘車與此同時也恢復到常態化管理狀態,包括外省市號牌限行規定,包括公交專用道限行規定,屆時請大家注意遵守。
駕駛私家車出入高速道口和收費站要接受防疫檢查,離滬人員需要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24小時抗原檢測陰性證明(如果持有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需要提供抗原證明)。來滬返滬人員需要提供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關于安全提示的問題,之前考慮到交通將逐步恢復,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對市民長時間封控以后外出開車需要做好安全準備工作,包括駕駛注意事項都進行詳細提示和滾動宣傳。在這里,再做兩點重點提示:
第一,行車之前要做好車輛安全檢查。很多私家車已經停了很長時間,勉強出門容易發生故障,我們認為在安全檢查之前不要輕易上路,對油、電、胎壓要進行安全檢查。
第二,行車以后一定要謹慎駕駛。很長時間沒有駕車,可能導致駕駛技術的生疏,希望市民出行之前規劃好行車路線,特別是不要一下子上快速路和高速路,可以緩行一段時間,找回一下感覺,再安全行駛。希望大家尊法守法,文明出行。
上海:診療恢復防疫從嚴,若有核酸異常人員到醫療機構,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
有媒體提問:如果核酸檢測異常人員到過醫療機構,怎么應對?醫療機構既要保障好日常診療的正常開展,又要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如何保證醫療服務質量?
鄔驚雷:目前,本市疫情防控形勢趨穩向好,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正常,醫療機構的服務量正在逐步恢復,全市各醫療機構在做好日常醫療服務的同時,從嚴強化各項預防措施,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如果有核酸檢測異常人員到過醫療機構,相關醫療機構會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及時有效處置。
一是醫療機構要迅速啟動疫情評估和處置機制,如果發現核酸檢測陽性人員到過醫療機構,要第一時間將相關人員隔離,并及時將信息報告區疾控中心。區疾控中心會同醫療機構落實“2+4+24”要求,即流調隊伍2小時抵達現場,4小時完成流調核心信息,24小時初步查清基本情況并完成流調報告。
二是疾控部門和醫療機構要根據流調綜合研判疫情風險,精準劃定封控范圍,采取防控措施,在確保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盡可能縮短醫療機構封管控時限,努力做到“快封、快篩、快消、快解”,保證正常醫療秩序。對急診、發熱門診、透析室、手術室、重癥監護室、孕婦分娩室等非必要不封控。原則上封控或停診時間不超過2天。
目前,醫療機構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應開盡開,恢復門急診服務、住院和手術服務,保障市民的就醫需求。各醫療機構要提前發布開診信息和預約通道,加強醫護力量配置,優化工作流程,嚴格診療規范,適當延長診療時間,利用互聯網醫療服務方便患者就診和配藥服務。
也請各位市民朋友進入醫院時主動掃“場所碼”“數字哨兵”,在就醫的過程中,全程規范佩戴口罩,配合醫院做好疫情防控,共同維護安全、和諧的就醫秩序和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上海:公共交通“一車一碼”“一站一碼”
有媒體提問:公共交通明天開始恢復,請問交通部門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復工后早晚高峰掃碼乘車可能會排隊,有沒有相應預案?對市民有哪些防疫提示?
劉斌:明天起,市域交通、對外交通網絡基本恢復正常運行。我們前期做了大量準備工作,要求各運營單位做好設施、安全等運營準備,提前安排人員復工返崗,組織對車輛、船舶和設施設備開展運營前的維保、調試、故障排查和防疫消殺,并做好壓力測試,保障各個系統穩定。
同時,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是保障交通有序恢復的必要條件。為此,我們要求各運營單位,嚴格落實人員、場所的日常防疫措施。
此外,按照“早發現、早處置”的防疫要求,我們還要求運營單位,在公交、地鐵的車輛和車站,以及對江輪渡和三島客運,采用“一車一碼”“一站一碼”的形式,張貼或布設了“場所碼”“數字哨兵”。目前,已完成了1.8萬余輛公交車的“場所碼”張貼;449個地鐵車站、34個渡口、9個三島客運站點、37個基地和控制中心實現了“場所碼”全覆蓋;部分區域樞紐站布設了52套“數字哨兵”。
關于早晚高峰乘車掃碼,我們已經制定了相應的應急預案,并且針對乘坐地面公交、地鐵、輪渡等不同出行方式的乘客,制定了具體的乘車指引,如:已經開通交通支付功能的隨申碼,可直接在地面公交、輪渡掃碼通行,對于無智能手機或不方便使用手機的人群,可通過交通卡進行信息關聯,等等。后續將以詳解的形式對外發布,市民可通過“上海發布”“上海交通”等平臺予以了解。
最后,還是要提醒各位市民乘客,明天起,乘坐本市地面公交、軌道交通、輪渡(含三島客運)、巡游出租汽車、網約車等交通工具,仍舊要堅持“防疫三件套”,牢記“防護五還要”。須全程規范佩戴口罩,須持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體溫正常(<37.3℃)、隨申碼為綠碼;同時乘坐交通工具應主動掃描場所碼。希望市民朋友們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文明乘車,共同守護城市公共交通的防疫安全。
明起發布會不再每天舉行,尹欣:感謝市民朋友的寶貴意見、建議、批評和鼓勵
發布會最后,主持人、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尹欣說:“今天的這場發布會也是這輪疫情以來舉行第90場新聞發布會,記者朋友們通過線上、線下提出了近450個問題,做了大量采訪報道,感謝大家的付出;也要感謝發布會幕后所有的工作人員還有手語團隊,這段時間以來的堅守,很多同志都是住在辦公室已經兩個多月了,明天起大家可以陸續回到家人的身邊;更要感謝所有關心、關注我們的市民朋友,大家給我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建議、批評和鼓勵,我們都放在心上。這些也都成為我們推動新聞發布,推動各項工作改進重要的支點,感謝大家的幫助和包容。”
從明天開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不再固定每天舉行,仍將通過“上海發布”等媒體,包括發布會等渠道和形式,向大家及時發布本市疫情防控的最新信息和相關政策。尹欣表示:“明天我們的城市將迎來新的開始,這一天我們都盼望了很久,每個人都付出了很多。這一天來之不易,更需要我們加倍珍惜,共同守護,用我們的實際行動迎接我們熟悉的想念的上海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