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印發。


《行動方案》提出,將實施數字基礎設施強基行動、數字經濟園區優化提升行動、數字產業化提升行動等8大行動,以及通信基礎設施提升工程、算力基礎設施優化工程等26項工程,通過3年的努力,使全省數字應用和產業生態初步形成,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到2024年,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較2020年翻一番,達到3160億元。
在數字產業化提升行動中,《行動方案》提出,將實施電子信息制造業創新工程,具體包括:
半導體材料補鏈計劃。依托優勢企業,加快布局和發展半導體材料,大力推進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實現基礎電子材料和元器件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支持貴金屬新材料產業園建設,加快貴金屬前驅體材料產業化項目建設,推進實施稀貴金屬材料基因組等計劃,重點開展電子漿料、芯片封裝材料等研發及產業化孵化工作。支持企業在磷化銦、砷化鎵、碳化硅、超高純鍺單晶等光電子微電子材料領域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工藝水平。積極引進GPU(圖形處理器)芯片封裝、板卡和高端服務器制造項目落地。支持企業加快推進氮化鎵外延片及微波/毫米波功率器件產業化項目,建設寬禁帶半導體產業基地。支持發光二極管藍寶石襯底基片生產及研發。大力引進國內外半導體材料及產業鏈上下游優勢企業,補鏈強鏈延鏈,全面提升產業韌性。高水平建設云南貴金屬實驗室,聚焦稀貴金屬新材料領域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打造引領性技術及產業。
新型顯示產業創新計劃。加快發展電子顯示材料,積極布局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Micro LED(微米發光二極管)、激光顯示等新一代顯示技術產業。支持企業擴大氧化銦錫靶材、氧化鋅鋁靶材、鍍膜材料等研發和規模化生產。支持面板企業新建12英寸硅基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生產線,同步建設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臺,研發更加完整的近眼顯示系統解決方案。支持企業提升紅外器件、微光器件、先進光學元件的技術水平和供給能力,推進光電子技術研發和應用產業化。持續深化面板企業與終端企業合作,構建以面板和模組制造為基礎、終端器件應用為牽引的產業集群。
智能終端制造集聚計劃。大力推動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智能終端組裝制造企業帶動產業集聚發展,打造昆明市、紅河州智能終端產業集群。積極推進昆明智能制造產業園智能終端項目建設,以智能終端組裝為牽引,著力引進上游配套企業,形成國內規模較大、產業鏈較完整的智能終端制造基地。支持紅河州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利用紅河保稅區政策優勢,大力引進智能終端上下游配套企業,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的智能終端和消費電子主要元器件研發生產基地。支持企業開展特色智能機器人等研發生產。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提升工程中,《行動方案》還提出了重要舉措,具體包括:
做強區塊鏈產業。發揮先行先試優勢,著力推進區塊鏈技術研究與應用落地,加速培育區塊鏈技術龍頭企業和研究機構,打造區塊鏈技術的試驗場、集聚區。完善提升云南省區塊鏈平臺功能,為“區塊鏈+”應用提供承載平臺,構建區塊鏈產業生態。依托北航云南創新研究院云南省區塊鏈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西南林業大學云南省供應鏈管理區塊鏈工程研究中心,開展核心技術和應用創新研究。以聯盟鏈為重點發展區塊鏈產品、服務和平臺,促進區塊鏈技術在產品溯源、數據共享、政務服務、供應鏈管理、電子證照、版權保護、司法存證、財稅票據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典型解決方案。到2024年,培育10戶具備較強競爭力的區塊鏈技術龍頭企業,打造30個省級特色應用場景示范,通過國家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項目達100個以上。
培育人工智能產業。大力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南亞東南亞國家多語種、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教育等領域應用,培育人工智能重點產品和龍頭企業。支持高等院校和企業建設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云南省人工智能重點實驗室、全球多語言智能創新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多語言技術研究院、云南省媒體融合重點實驗室,突破人工智能機器翻譯、中文與多語種軟件和雙語互譯等關鍵技術,持續推動多語種人工智能應用孵化和產業生態構建。支持省內高等院校聯合國內科研機構、行業領先企業和南亞東南亞高等院校建立區域“AI+”人工智能產學研體系。支持人工智能企業在昆明市、大理州等州、市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積極引入國內知名人工智能研究機構及企業,建設綠色、低碳智算中心,建立人工智能數據、算力和算法資源輸送通道,提供AI模型訓練、數據標注等基礎業務支撐。開展人工智能在醫療、旅游、農業、教育等領域的應用示范,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與各領域融合。每年評選10個人工智能省級典型示范應用。
加快發展物聯網產業。推動建設國家物聯網標識管理公共服務平臺云南省頂級節點。支持企業對高精度傳感器、智能儀器儀表等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創新。支持昆明市、玉溪市、紅河州等州、市圍繞物聯網傳感器、終端研發制造、軟件開發等領域培育物聯網產業集聚區。實施物聯網典型應用示范計劃,在農業、制造業、交通、消防、水務、生態保護、民生服務等重點領域每年評選30個以上典型示范應用。
實施5G應用“揚帆”計劃。面向工業制造、交通、醫療、教育等重點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需求,建設重點行業共性技術平臺,解決制約行業應用復制推廣的技術瓶頸。重點支持建設與5G結合的室外北斗高精度定位、室內5G蜂窩獨立定位、人工智能、超高清視頻、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共性技術平臺,提供跨行業的5G應用基礎能力。促進“5G+”工業互聯網、智慧礦山、智慧農業、智慧醫院、智慧教育等創新應用落地。到2024年,建成3個“5G+”創新應用驗證平臺和服務平臺,評選20個以上“5G+”應用示范,其中,5個“5G+智慧農業”省級應用示范、10個“5G+工業互聯網”省級典型應用場景、3個“5G+智慧礦山”省級試點示范項目、2個以上“5G+智慧醫院”省級試點示范、2個以上“5G+智慧教育”省級試點示范。
發展衛星應用產業。面向資源環境、生態保護、防災減災等領域,率先開展一批衛星應用示范工程建設,積極發展衛星應用產業,推動北斗衛星導航集成應用創新。提升國家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云南數據與應用中心(高分云南中心)處理及服務水平,加快國家北斗數據中心云南分中心建設,打造完善的衛星應用支撐服務能力。鼓勵院校、企業聯合組建北斗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針對關鍵核心技術開展科技攻關。
發展大數據及云計算產業。重點推進昆明呈貢等地大數據產業園和示范基地建設,構建區域性大數據產業集聚區,培育和引進數據清洗、標注、挖掘等數據基礎加工服務企業,鼓勵發展數據采集、存儲、使用、傳輸、計算等業務,打造數據、技術、應用、安全協同發展的生態體系。實施“大數據+”計劃,圍繞智慧旅游、智慧農業、智能制造、智慧能源、電子商務、政務服務、智慧交通、數字醫療、智慧教育、智慧媒體等領域,開展大數據融合應用試點示范,研發推廣一批大數據解決方案及服務。培育發展大數據企業,積極引進國內領先的大數據治理企業落地云南發展。支持云南省軟件工程重點實驗室開展大數據軟件應用創新,提升省內大數據研發與人才培養能力。每年評選20個以上省級大數據產業發展示范試點項目。到2024年,新增10個以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大數據產業發展示范試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