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網消息:4月26日,大灣區集成電路制造產業鏈發展交流會暨“芯片制程關鍵材料聯合研發中心”簽約揭牌儀式在廣東粵港澳大灣區黃埔材料研究院舉行。

(圖:簽約儀式)
廣州市政協副主席、市科學技術局局長王桂林,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楊軍,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總工程師董業民,黃埔區人民政府一級調研員楊家偉,黃埔材料院副院長王杰,廣州粵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及首席執行官陳衛出席現場活動并見證簽約揭牌。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所長、黃埔材料院院長楊小牛,以視頻形式參加活動。活動由王杰主持。
陳衛在致辭中提到,芯片制造是產業發展的關鍵,芯片制程材料是芯片制造的基礎,是推動產業發展、技術創新的有力抓手。在廣州堅持“制造業立市”大環境下,廣州本地芯片制造企業粵芯半導體與新型研發機構黃埔材料院的緊密耦合具有積極意義。陳衛表示,希望與黃埔材料院共同在前端研發投入精力和資源,聚焦“卡脖子”核心技術,攻破材料難關,解決產業發展對關鍵新材料的迫切需求,助推芯片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陳衛強調,“芯片制程關鍵材料聯合研發中心”的成立,將推動雙方實現優勢互補,加快構筑自主可控產業鏈,為廣州建設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為廣東省打造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第三級貢獻廣州力量。
楊小牛在致辭中提到,為攻克芯片先進制程用化學品與材料的關鍵核心技術,形成自主可控供應鏈,實現高端芯片中國制造技術的自立自強,黃埔材料院“1+1+X”發展戰略中的第二個“1”就是芯片化學材料,專注于芯片先進制程用化學品與材料的研發和制程驗證,以及穩定批量化制備技術等研究,致力于實現大灣區芯片制程用化學材料創新鏈自主化和供應鏈的安全可控。此次與粵芯半導體聯合共建“芯片制程關鍵材料聯合研發中心”,可以充分利用黃埔材料院在化學品高純凈化、新材料設計合成和規模化制備技術等方面的豐碩成果,與粵芯半導體在芯片制造方面深厚的產業基礎相融合,補全產業鏈條,重構產業生態。聯合研發中心建成后,將秉持“開放協同、合作共贏”的理念,加速產業鏈和創新鏈的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廣東集成電路第三極的產業集群,立足大灣區,服務全中國。
楊家偉在講話中提出,粵芯半導體是區里集成電路產業的“鏈主”企業,建有粵港澳大灣區唯一量產的12英寸芯片制造產線,黃埔材料院是黃埔區重點引進的高水平創新研究院,在新材料、芯片制程關鍵材料領域具有學科、人才優勢,此次雙方合作共建“芯片制程關鍵材料聯合研發中心”,有助于聯合開展半導體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解決集成電路基礎材料的“卡脖子”技術難題,為加快大灣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楊家偉指出,希望雙方以聯合研發中心建設為契機,在合作中搶抓發展機遇,切實找到產業發展的痛點、難點,補齊產業鏈短板,推動廣東省乃至全國芯片制程材料不斷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楊軍指出,這些年我們見證了粵芯半導體和黃埔材料院的飛速發展,在黃埔區這塊創業熱土上生根、發芽、成長并壯大,而且雙方在產學研政企的緊密結合上,起到了本土自主創新龍頭企業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標桿帶頭作用,形成了很好的態勢,也就是“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楊軍認為雙方的合作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為產業基礎自主化注入了新的創新活力,希望雙方發揮在各自領域中的優勢主導作用,彌補產業鏈中的薄弱環節,將優勢資源形成有效結合,打破“卡脖子”技術的難關,助力半導體、集成電路等產業提檔升級,帶動產業鏈向高端邁進,以高標準、高難度、高水平的要求,力爭為廣東、大灣區乃至整個半導體行業帶來顛覆性的成果。
粵芯半導體戰略產品副總裁趙斌和黃埔材料院芯片化學材料中心副主任、院企合作部部長劉志斌分別代表雙方簽署協議。根據合作協議,“芯片制程關鍵材料聯合研發中心”將主要承擔芯片制程關鍵材料的關鍵技術研發、應用技術開發、制程工藝技術開發與測試驗證等工作。未來,雙方將以“芯片制程關鍵材料聯合研發中心”為載體,將其打造為芯片制程關鍵材料研發、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和生產測試評估驗證的基地。

(圖:揭牌儀式)
趙斌在匯報中展示了粵芯半導體的生產制造能力和推動芯片制程材料、設備和EDA軟件發展的構想,介紹了“芯片制程關鍵材料聯合研發中心”的合作進度。劉志斌在會上作“芯片制程關鍵材料聯合研發中心”的內容匯報,圍繞芯片制程關鍵材料的產業發展現狀,闡述了聯合研發中心的人才團隊建設、重點項目研發、運行管理機制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