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前所未見的零件短缺及供應鏈吃緊問題,重創了芯片設備產業,關鍵的半導體制造設備或等待一年半甚至更久才能交貨。多位消息人士表示,應用材料、科磊、科林、ASML等半導體設備制造商都警告客戶,部分關鍵機臺必須等待最多18個月,因為從鏡頭、閥門和泵到微控制器、工程塑料和電子模塊等零件全都缺。
2019年疫情爆發前,交貨期平均約為3-4個月,2021年已延長至10-12個月。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統計,去年半導體設備出貨總額達創紀錄的429.9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四成。從產業反饋來看,“宅經濟”雖然一定程度退潮,但在工業控制、汽車電子、高性能計算等領域需求仍然旺盛,結構性缺芯依舊存在,也成為半導體大廠擴產的重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