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隆基股份再次上調硅片報價!

圖片來源:隆基股份
其中,單晶硅片P型158.75/223mm 165μm厚度從5.25元/片上漲至5.35元/片,漲幅為1.9%;單晶硅片P型M6 165μm厚度(166/223mm)從5.45元/片上漲至5.55元/片,漲幅為1.8%;單晶硅片P型M10 165μm厚度(182/247mm)維持6.70元/片的價格不變。
本次已是隆基股份在3月第二次調整硅片報價,2月則只有一次。背后原因也不難得知,主要就是硅料價格的連續上漲。
據硅業分會數據顯示,自1月12日國內硅料成交價格觸底反彈以來,至此已連續十周上漲。雖然每次漲幅都不高,但長期的累積還是給下游企業造成了重壓,硅片企業只能上調報價以保證利潤。
以單晶復投料價格為例,1月12日之前國內成交均價為234.6元/kg,3月23日為248.2元/kg,漲幅為5.8%。
但今年以來硅料價格上漲的邏輯和去年有所不同。去年主要是因硅料產能嚴重不足造成的價格上漲,側重于供給端;今年則是因為下游需求旺盛造成的價格上漲,側重于需求端。
據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2月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高達10.86GW,同比增幅高達234%,已經超過了2021年1-5月的新增裝機量,真正實現了“淡季不淡”。當然,也給了上游企業提價的底氣。
隆基股份作為硅片龍頭,在2021年底的硅片產能已達105GW,任何細微的價格變動都會對其最終盈利造成巨大影響,近期較為頻繁的調整報價也就不難理解。
據隆基股份2020年年度報告顯示,其“太陽能組件及電池”業務營收占比已高達66.39%,遠超“硅片及硅棒”業務的28.42%。但在利潤上的差距就沒有這么明顯,“太陽能組件及電池”業務利潤率為20.53%,而“硅片及硅棒”業務則高達30.36%。
由此可見,“硅片及硅棒”業務雖然營收占比下降,但其對利潤的貢獻可是“不減當年”。
當然,除了調整報價外,隆基股份近兩年在保證原材料供應上也是動作頻頻。數據顯示,從2020年底開始,隆基股份先后與新特能源、江蘇中能、OCIM等頭部企業基本都簽訂了鎖單不鎖價的長單合同,采購周期長短不一,但累計鎖定硅料約為88萬噸,遠超我國2021年的硅料總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