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印發《重慶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下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將實現萬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主營收入超過10億元的企業突破100家,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達到1500家,新型研發機構數量突破300家。
《規劃》提出,重慶“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將圍繞“創新驅動、聚焦重點、集群發展、綠色低碳、開放協作”這5個要素進行。其中,重慶將通過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5類工程,包括集群梯次發展工程、優質企業培育工程、科技創新引領工程、應用示范推廣工程和成渝協同發展工程,在發展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方面,重點建設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新型智能終端、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生物醫藥、先進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綠色環保、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新興服務業等10類產業;在面向未來的先導性產業方面,重點建設衛星互聯網、氫能與儲能、生物育種與生物制造、腦科學與類腦智能和量子信息等5類產業。
據悉,重慶擁有眾多特色產業園區,其中以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載體的電子信息(集成電路)園區,正在加速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具體包括:加快“芯”技術突破,推進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培育、集聚,補齊設計能力短板;緊扣功率半導體產品國產替代目標,做精制造能力;面向5G、人工智能等行業快速發展需求,做強封裝測試能力,打造產業鏈核心競爭力,實現強“芯”引領產業發展。
據介紹,“十三五”重慶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達到7600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32%,通過“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培育和“云聯數算用”全要素集建設,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數量突破1000家,形成智能終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新興服務業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以及生物醫藥、新型顯示、綠色環保、先進材料4個500億級產業集群。
根據報道,按照規劃,到2025年,重慶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建成國內重要的集成電路產業基地,打造集聚效應顯著、規模質效突出、創新能力躍升的重慶集成電路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