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公司 Gartner 確定了領導者需要考慮的前五種汽車技術趨勢,以便更好地為汽車行業的軟件、硬件和數字化變革做好準備。
Gartner 高級研究總監佩德羅·帕切科 (Pedro Pacheco) 表示:“過去 100 年來,汽車制造商一直專注于開發汽車的機械部件,而將大部分軟件留給了其他參與者。” “隨著數字技術讓汽車變得與眾不同,軟件將成為汽車制造商利潤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最終,傳統供應商 (OEM) 將調整自己,發展成為技術或軟件公司。”
趨勢 1:汽車制造商重新審視他們的硬件采購方法
汽車制造商正在按照準時制 (JIT) 原則重新評估其長期持有的庫存策略,這導致 OEM 和一級供應商在各種芯片短缺期間沒有緩沖庫存可以依靠。因此,汽車制造商正在審查他們如何與芯片制造商打交道,并考慮設計自己的芯片。
Gartner 預測,到 2025 年,前 10 名汽車 OEM 中將有 50% 將設計自己的芯片,并與芯片公司建立直接的、戰略性的、長期的工作關系,同時放棄 JIT 庫存管理實踐。
趨勢二:數字巨頭將汽車融入整體生態系統
2022 年,亞馬遜網絡服務 (AWS)、谷歌、阿里巴巴或騰訊等數字巨頭將不斷擴大其在汽車技術領域的足跡。“這些科技公司正在讓汽車更接近各自的生態系統,這反過來又開辟了新的車聯網服務,”帕切科評論道。Gartner 預測,到 2028 年,70% 的已售汽車將使用 Android Automotive 操作系統,而目前這一比例還不到 1%。
“由于自行開發技術和軟件很困難,汽車公司要么與數字巨頭合作,成功地將軟件變成主要的賺錢工具,要么建立大量內部資源,主要靠自己實現這一目標,”帕切科建議道。
趨勢 3:開放數據和開源協作模式勢頭強勁
2021 年,多家科技公司創建了開源汽車架構操作系統和開放式電動汽車 (EV) 平臺。到 2022 年,這種在汽車行業采用新的合作伙伴模式的方法將會增加。此外,汽車公司將越來越多地以與科技界類似的方式看待數據。“他們的目標不是出售數據,而是建立或整合生態系統,使他們能夠訪問更廣泛的數據多樣性,目的是開發更引人注目的功能或數字服務,”帕切科補充道。
趨勢 4:老牌汽車制造商將 OTA 作為其主要的數字收入渠道
去年,當幾家汽車制造商開始提供軟件更新時,汽車無線 (OTA) 軟件市場發生了重大變化。由于大多數汽車制造商已經更新了車輛上的硬件以支持軟件更新,他們現在將開始轉向基于服務而不是資產銷售的收入模式。Gartner 分析師預測,到 2023 年,前 10 名汽車制造商中有一半將通過售車后購買的軟件更新提供解鎖和功能升級。
趨勢 5:自動駕駛汽車——更多監管到位,但商業化障礙依然存在
盡管傳感技術不斷改進,感知算法變得更加復雜,法規和標準也在不斷進步,但自動駕駛汽車的開發人員仍在努力將自動駕駛運營擴展到新的城市或地區。
汽車制造商已經開始發布 3 級自動駕駛汽車,并正在著手部署 4 級自動駕駛卡車和商用機器人出租車。然而,證明自動駕駛技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很長時間,而且廣泛的模擬和真實世界的測試使商業化變得緩慢且昂貴。此外,發生事故時的責任、相關的法律和社會考慮因素(例如人類駕駛車輛將如何與人工智能駕駛車輛交互)等問題也增加了挑戰。
“機器人出租車或 4 級卡車所涉及的非常高的研發成本阻礙了在覆蓋范圍方面的采用速度,同時也影響了投資回報率。鑒于與自動駕駛相關的主要優勢之一是降低運輸的運營成本,這具有諷刺意味,”Gartner 評論總監 Jonathan Davenport 說。該咨詢公司預測,到 2030 年,全球運營的 4 級自動駕駛出租車數量將是 2022 年出租車數量的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