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荒持續,對許多產業造成重大的沖擊。美國半導體大廠AMD執行長蘇姿豐 (Lisa Su) 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由于市場對于芯片的需求強勁,半導體產業正在大力投資,無論是晶圓、某些基板或是后段制程資產等。該公司也正在取得進展,她相信今年上半年供應仍將緊張,但是到下半年,情況將能夠有所改善。
此外,她也表示,AMD目前正在與客戶進行多個季度或是多年期的計劃,以提升供應鏈的效率。半導體的低庫存反映出市場對半導體的需求強勁。疫情期間的隔離限制措施,推升了個人計算機(PC)、數據中心、圖形處理器 (GPU) 與游戲主機等的需求。美國商務部的一份報告發現,與 2019 年相比,2021 年對芯片的需求激增了 17%。
報告中稱,買家的半導體產品庫存周轉中位數已從 2019 年的 40 天降至 2021 年的不到 5 天,許多關鍵產品的庫存周轉天數甚至更短。美國芯片業龍頭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 (Pat Gelsinger) 則是預測,芯片供應緊張至少維持到 2023 年末,2025 年到2030 年供應形勢才會緩解。隨著英特爾和其他同業在本世紀下半葉開始有更多晶圓廠上線,料這種情況將有所改善。
英飛凌高管:芯片短缺問題有望在2023年結束
德國半導體制造商英飛凌 (Infineon) 汽車部門負責人 Peter Schiefery 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認為公司將能夠在 2023 年滿足市場的需求,芯片短缺的問題將在 2023 年得到解決。
Schiefery 也表示,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英飛凌計劃擴大產能,將進一步投資該公司旗下位在奧地利的晶圓廠。
去年,全球芯片短缺問題,對汽車業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并導致跨地區的汽車制造被迫中斷。包含福斯汽車、Stellantis 等各大汽車制造商都期望今年供應鏈混亂的局面能夠逐漸緩解,但是有車廠仍警告表示,今年上半年芯片供應吃緊的情況將會持續。
包含英偉達在內幾家半導體公司的高層先前曾表示,對于游戲玩家到汽車制造商的芯片需求者而言,短期內恐怕難以解決芯片短缺與供應鏈問題,這些瓶頸導致芯片價格上漲、廠商生產延誤。
多數公司認為,2022 年年中前短缺可能不會有任何改善,也有許多公司表示談供給舒緩還太早。一些芯片供貨商對何時能夠盡快完成訂單仍持謹慎態度。安森美半導體執行長 Hassane El-Khoury 表示,今年剩余時間的需求將繼續超過供給。
EUV 設備龍頭 ASML 執行長 Peter Wennink 則是在日前受訪時表示,將增加數千名員工,以克服全球芯片短缺造成的產能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