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內容由半導體行業觀察(ID:icbank)編譯自timesofindia
印度正全力以赴建設世界一流的半導體制造設施。
印度電子與 IT 部聯合秘書 Saurabh Gaur上周在與半導體行業機構VLSI聯合舉辦的網絡研討會上表示,該計劃最初是建立一個大型半導體集群,例如臺灣的新竹或新加坡的 Woodlands Wafer Fab Park。在一年前,業內大多數人都認為印度不必急于建立新時代的晶圓廠,因為它很昂貴——至少 4-50 億美元。而且他們之前的嘗試似乎都失敗了,而在全球范圍內,似乎有足夠的產能。
但經歷了戲劇性的幾個月。芯片供不應求。更重要的是,每個主要國家都在努力建立自己的半導體能力——因為芯片是當今數字世界的基礎,每個人都對過度依賴中國臺灣持謹慎態度。波士頓咨詢公司估計,臺灣占全球最先進半導體制造能力的 92%。
Gaur說,印度現在有足夠的經濟理由來建造一座現代化的晶圓廠。根據蘋果、三星、戴爾、惠普、宏碁和華碩等公司在印度制造電子產品的興趣——按照政府最近與生產相關的激勵計劃——Gaur估計印度在全球電子制造業中的份額將從現在的 5% 提升到 4-5 年后的 10%(或約 3000 億美元),到工廠準備就緒時。他說,這些來自印度工廠的制造半導體組件可以更好地控制他們的供應鏈。
人們也很樂觀,因為將由專業機構以使命模式推動更大的半導體政策,在印度和全球政府的指導下,政府準備在必要時將其提高到 40-500 億美元。有較小的晶圓廠和芯片封裝單位的計劃,對芯片設計有有吸引力的激勵措施——印度在這一領域已經非常強大——以及對半導體研究的激勵措施。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針對創建芯片設計和半導體產品的印度公司。
印度 VLSI 協會主席 Satya Gupta 將在本月晚些時候召開一次大型設計會議,他表示,全球普遍認為印度沒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因此在一個地方預先建造一個晶圓廠園區很重要,“我們在那里建造電力、水、氣體、化學品的地方,方便海關,方便的物流和運輸。”他說,在工廠準備就緒的同時,印度應該確定并專注于一些市場需求良好的領域,這些領域印度也擁有技術和一定程度的制造能力。他說,LED 驅動芯片就是其中之一——我們每年已經消耗了近 6 億個這樣的芯片,而且它可以用印度的技術制造。Gaur 表示,Mohali 的 SCL(半導體實驗室)正在升級,以準確應對此類要求。
英特爾網絡和邊緣部門副總裁 Sambit Sahu 表示,圍繞人工智能、5G 和物聯網的應用將需要構建越來越多的差異化芯片。他指出,人工智能正試圖模仿人類的大腦,但它仍然無法匹配 1% 的大腦。“所以你可以想象我們要走多遠。印度可以在國內需求巨大的領域引領產品開發,特別是在醫療保健、教育和農業領域,”他說。
三星半導體印度研發中心的總經理 Balajee Sowrirajan 表示,三星、英特爾、高通等公司都在這些核心技術中。他們都在印度擁有龐大的研發中心。“我們擁有正確的創新手段,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創新,為全球市場帶來根本性的變化。現在,離家越來越近,這將很重要,如果你看看智能城市、智能工廠(在印度),”他說。他說,跨國公司也可以在與印度企業家合作為印度和世界創造產品方面發揮重要作用。